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4月21日,记者从广东省三防总指挥部了解到,受强降雨补充影响,北江流域将出现接近百年一遇洪水。


清远英德文峰塔孤悬江中。央视新闻客户端


广东省水文局预报:4月21日11时,北江支流连江高道(昂坝)(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水位34.83米,相应流量7070立方米/秒,超警戒3.33米。预计,4月22日1时高道(昂坝)站流量将出现9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达100年一遇,相应水位37.3米,超警戒5.8米。


4月21日11时,飞来峡水文站流量16300立方米/秒,对应水位21.02米,超警戒3.02米(警戒水位18米)。预计,飞来峡水文站流量4月22日14时出现190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接近100年一遇,相应水位22.3米,超警戒4.3米。


4月21日11时,北江干流石角站(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水位涨至10.02米,相应流量15300立方米/秒。预计,4月22日20时达到195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接近100年一遇,相应水位12.5米,超警戒1.5米。阅读全文>>>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江南、华南强降雨仍将继续,西江中下游干流及其支流柳江、桂江、贺江,北江干流和部分支流将继续上涨,北江可能发生特大洪水。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4月21日12时将针对广东省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阅读全文>>>


针对韶关、清远两市暴雨洪涝灾情,根据《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广东省减灾委已启动省Ⅳ级救灾应急响应。阅读全文>>>


珠江流域共有4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超警幅度0.01-7.04米,其中北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北江水位将继续上涨并可能发展成特大洪水,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极大,流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珠江防总决定于4月21日8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珠江委同步将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阅读全文>>>



21日11时40分,广东全省有148个暴雨预警信号生效,其中江门新会、肇庆高要、清远英德、肇庆德庆为暴雨红色预警,除停课外,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业,立即转移人员到安全场所暂避。阅读全文>>>



受强降雨影响,广东韶关武江区江湾镇发生多处山体滑坡,6个村受到影响,群众被困,当地组织300多名救援队员参与救援。


截至21日18时,直升机运送6名被困受伤人员到韶关市区。此外,直升机还运送两名抢救维修信号人员及两座基站到达现场,争取最快时间恢复通信。药物、矿泉水、食物、被褥等物资也相继到达江湾镇。与此同时,徒步进入江湾镇的80多名救援人员经过一天一夜行进,目前也已经抵达现场展开救援。阅读全文>>>


目前,广东韶关的雨已经提前、大幅打破了过往整个4月的降雨纪录,接下来新增的每一毫米降水都是在刷新这个纪录。

 

从昨天9时到今天9时实况统计来看,广东多个观测站单日降水量打破当地4月纪录,包括广东怀集、德庆三水、佛山南海、新兴、郁南、封开、高要、罗定。其中广东怀集以217.1毫米的降雨量,打破了当地有气象观测史以来单日降水纪录。

 

一天降雨量超200毫米是什么概念?广东怀集县总面积3554.07平方千米,试想一下,整个区域在一天内平铺约20厘米的积水,总水量已经很可观了;而地势是高低不平的,短时间内出现这样强的降雨,低洼区将汇聚出更深的积水。在持续的降雨情况下,城市也会出现积水问题,特别是地势较低的涵洞、立交桥和地下停车场。报道显示,汹涌的积水将广东韶关一小区内墙冲倒,戴着头盔的男子在没过脖子的水中穿行,车辆浸泡在雨水中,只露出个车顶。阅读全文>>>



气象部门密切关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4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强,有利于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向南方地区输送,同时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导致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持续时间偏长。另外,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对流发展旺盛、降雨强度高,多地累计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纪录。


马学款提示,未来几天,我国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多、局地雨强大,并可能伴有风雹天气,公众需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在强降水时段减少外出,避免在山涧、河道等低洼地带逗留,注意防雨防雷电,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风险。相关部门要注意城市低洼地带及时排水,加固户外设施,防范强风对临时搭建物、高空作业装置和人员、航运等的安全威胁。阅读全文>>>




杜红义58岁了,年轻时她一路打拼,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退休后,她从忙碌的工作中脱身,除了周末偶尔帮忙带一带外孙之外,生活再无波澜。


学员每节课都认真做笔记。受访者供图


2023年8月,杜红义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一条视频。那是一位优雅的穿着旗袍的白发女人,看起来已经60多岁了。


她在视频里说,“和我一样的中老年朋友,如果你们也退休在家没事做,不是遛弯刷视频,就是带孙子扯闲篇,那推荐你们学习一下手机视频剪辑。学会以后,不只能记录孙子成长,还能发布到短视频平台获取收益,现在有一个免费上课的机会,点击视频下方链接……”


杜阿姨点开链接,便跳转到一个课程介绍界面。界面显示,该课程为“元本学堂”创办的五天免费视频制作课,拉到页面最下面,有一个框可以填写手机号。几乎没有犹豫,杜红义便填下了自己的手机号。


在第三天的课程中,“老师”开始为她推销一款进阶的视频剪辑课程,展示一些老年人成功靠短视频变现的案例,“老师”承诺交付2580元之后,双方会签订一份合同,保证签约学员的短视频平台账号21天内达到1000粉丝,并且有收益,达不到可以全额退款。


在课程顾问的话术和套路下,杜红义报名缴费了,但她发现付费课程和免费课程的内容几乎一样。几节课之后,“老师”又开始卖新的“套餐”产品。而杜红义的账号粉丝至今没有突破1000,也没有从短视频平台赚到钱。在课程顾问的一再推延下,她没能拿到退款。


而有同样遭遇的老人并不止杜红义一人。目前,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警方已受理了此案,潢川县派出所向记者透露,根据当地近半年来的调查,目前已经在全国发现几万名受骗人员,且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排查出的涉案金额已经上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老师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会感受到社会和经济的压力。另一方面现在银发经济时代,老年人也想从技术发展中获取经济红利。表面上老年人学习短视频制作是因为有表达的欲望,但实际上他们是希望能够参与到互联网的红利之中去。


朱巍认为,平台需要对这类面向老年人的课程加强信用管理,增加算法对优质内容的推荐,增加老年友好应用的开发。但与此同时,他强调,不是要平台一刀切地切掉所有帮助老年人接触网络的课程,而是希望平台能够通过筛选核查,最终在短视频平台上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为老年人接触网络保驾护航。阅读全文>>>




4月12日,新京报发布《多放一天假,可行?不行?》视频报道,引发广泛讨论。#媒体发声能否叫停调休#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此后,多家媒体跟进,调休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文解读2024年放假安排五大亮点,其中提到,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周末休息104天,带薪休假5-15天,总假期天数(120天至130天)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我国全民放假的节假日为7天,1999年时提高至10天,到2007年再次提高至11天,此后天数再未调整,至今已运行17年。我国调休制度首次出现是在1999年。


国家发改委曾于去年10月公开回应,“总体而言,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国家发改委给出的理由是,在我国7个法定节假日中,春节、端午、中秋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元旦、劳动节和国庆节是依照公历,清明节是按照节气,这就导致节假日与公历中的双休日不够衔接。


如果不调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间隔1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等情况,形成很多“单蹦”。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


既然调休有助于经济,还能避免假期“碎片化”,人们为什么还在抱怨调休?街采中,“打工人”普遍反映,调休放假并没有起到休息的作用,反而让大家更累了。


一方面,部分上班族会选择在假期出游,舟车劳顿后回到工作岗位还要连上6天班,“歇不过来”。与此同时,同一时间段内集中出行也导致高铁票抢不到、高速公路堵车、机票酒店涨价、景区景点爆满……人们的出游体验并不好。


另一方面,对很多单休、轮休或需要假期值班的单位职工来说,调休可能把原本只有1天的休息也“调没了”,调来调去最后导致没有假期、无法休息。


除了要求落实双休和带薪年休假以外,增加假期也是一种主流声音。具体建议包括,恢复“五一”3天假期,只调休不调班,小长假后不用补班等。


对此,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表示,通过调休,我们初步解决了长假“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讨论增加假期、少调休,确实已经到了要解决“好不好”的阶段了。“接下来要不要增加1至2天假期,增加以后放在五一或者春节,还是放在哪,还需要征求意见。”吴必虎说。


针对休假制度什么时候才能改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下一步,我国节假日制度安排肯定要优化改进,这需要在经过市场调查、数据测算、政策仿真试点的基础上来推进。


此外,有一些声音也认为,当前我国“少子化”与“老龄化”同时存在,除完善生育休假外,增加全民公休假期、合理安排假期分布格局等也应该被作为生育配套支持措施,让人们更有时间和精力去生育、养育、教育孩子。他们认为,在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休假制度改革方案应该尽快出炉。阅读全文>>>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举行学生体测,多名学生吐槽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及格线比国家标准高,导致大部分人无法完成。而近期北京柳絮飘飞,也让一些学生因此被送医治疗。记者从校方获悉,确实有一名学生因为体测过度换气送医,但无大碍,还有部分学生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对于及格线是否太高的问题,校方未作回应。


近日,多名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吐槽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及格线比国家标准高。图/中央财经大学官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大学男生1000米跑的及格标准为:大一大二4分32秒,大三大四为4分30秒;大学女生800米跑的及格标准为:大一大二4分32秒,大三大四为4分30秒。


而据媒体报道,中央财经大学的1000米和800米及格标准,分别高出国家标准37秒和40秒。学校制订的及格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是否合理?


有人认为这是学校的自主权,国家标准其实是最低及格标准。也有人质疑,学校制订的及格标准过高,会导致很多学生体育课不合格,影响保研、评优等,而且也会出现为“拼命及格”而产生的运动损伤问题。


事实上,大学制订的体测及格标准高于国家标准,这无可厚非,甚至应该鼓励。但及格标准究竟该多高,也需要学校对历届学生的体测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后再予以制订。


据报道,中央财经大学执行3分50秒及格标准,至少已经十多年了。这表明,制订高于国家标准的体测及格标准,并非学校心血来潮的拍脑袋之举,而是有其长期考虑。


该校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跑步项目可能有80%学生不及格,这一数据是否真实还需校方回应。而如果确实有很大比例学生不及格,就需要分析,是及格标准过高,还是学生平时根本不运动,只是在体测前突击训练应对。


这就要调查在校学生的平常运动情况,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坚持平时运动,有良好的运动习惯,还不能达到及格标准,则需要修订及格标准。而如果只要坚持平时运动的学生,都能顺利及格,则不是标准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一些大学生也自嘲是“脆皮大学生”。要遏制大学生体质下降,强化体测是重要手段,但是,强化体测的目的不是考倒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热爱运动,扭转“大学体测‘水一下’即可”的陈旧观念。阅读全文>>>




除了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体测标准引发热议,西北工业大学餐厅内设置的“正教授就餐区”同样受到关注,关注点在于该就餐区是正当福利还是特权。


西北工业大学餐厅内的“正教授就餐区”标识。图/网络截图


西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对此回应称,该餐厅确实有教授就餐区,相当于教授的福利待遇,在菜品价格方面,学校也有相应的补贴。


医院有干部病房,银行有大客户室,机场有VIP通道,连打个游戏会员都牛一些。可以说,差别无处不在。怎么对待这种差别,不仅考验当事单位,也考验围观群众。


大学食堂人流量较大、集中开饭时间相对拥挤,很多正教授年岁颇大,设置专门就餐区,免除排队之累、喧闹之苦,未尝不可。菜品价格上给予补贴,也是尊老敬贤的应有之举。围观群众的心胸不妨放宽些。


吃饭这事,说大很大,说小很小。说它大,是因为“一顿不吃饿得慌”;说它小,是因为早吃几分钟晚吃几分钟,菜好一点儿坏一点儿,没什么太大影响。


正教授与学生同吃同排队,打成一片,当然其乐融融。但在吃饭上给予正教授一定优待,也算合理有度。假如在如厕上也“正教授优先”,那就是滥用特权了。


部分网友反对“正教授就餐区”的另一条理由是,“教授只能说明过去贡献大,现在和未来贡献大的可能是副教授和讲师”。


先不说这条反对理由是否站得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的副教授和讲师,未来也可能成为教授。只要上升通道公平存在,大学老师们努努力,早晚也能升舱到“正教授就餐区”。


所以,不怕有差别,就怕有权力制造的栅栏,让别人没了上升通道。“正教授就餐区”是合理存在,如果搞成“张家就餐区”或“李家就餐区”,那可能就是千夫所指了。阅读全文>>>


编辑 刘喆 设计 张瑶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