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过后,降水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加之气温升高,会形成中医常说的“湿温”之邪。最近一段时间,网上也掀起一股“祛湿”热,许多网络达人带头“祛湿”,并称祛湿可减肥促健康。有网友附和称,“头发油、脸油还爱长痘痘,身体虚胖没精神,非常需要祛湿”“不是在祛湿,就是在准备祛湿的路上”。人人皆是小“湿”人?专家提醒,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盲目祛湿不可取。


盲目祛湿会导致症状加重


中医认为,“湿”为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之一,特点是湿性重浊,性黏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病缠绵难愈,湿被认为“万恶之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樊春华曾介绍,中医一般把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引起,即外感湿邪;内湿是指湿从体内生发,多由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停聚引起。


樊春华指出,“湿气重”常见的表现包括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排便黏稠(粘马桶,不易冲掉)且多便;舌头边缘有锯齿状;口干,口苦,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感觉身体沉重不轻松,周身关节疼痛;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头发油腻,脱发;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头晕,特别容易疲倦乏力。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祛湿。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若体质不是寒湿质、湿热质或是体内没有湿邪,就没有必要祛湿。特别是津液不足、血虚、阴虚之人,盲目祛湿会导致症状加重。


“湿邪为病,有寒湿和湿热之分,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如何判断自己“湿气重”,樊春华提醒人们对号入座。


“寒湿”者:身体多有阳虚症状,平时较怕冷,喝热水感到更舒服,饮食减少,口淡,腹胀,便溏(大便次数增多、质稀烂),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白腻。


“湿热”者:平时比较壮实,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干口苦,胸痞,大便黄烂、排便不爽,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试试“除湿健脾三式”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要想更有效地祛湿,要遵循科学的方式。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国生推荐大家做“除湿健脾三式”。


  • 双手托天理三焦


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贴附腿侧,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十指交叉,转掌心向上,如托物上举,同时足跟顺势踮起。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足跟顺势下落,还原。反复进行10次。


  • 捏挤天枢、大横穴


双手中指正对肚脐,用掌根和其余四指捏挤天枢穴、大横穴下脂肪层,用力挤压,感觉疼痛难忍后坚持5-10秒,放松3秒后重复捏挤,每次操作三分钟,每次吃饭前后各一遍。


  • 点按阴陵泉、承山穴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微微施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每次点按3-5分钟,每天3-5遍,每次都以酸胀为度。


此外,祛湿防湿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张立宏建议,人们可以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祛湿,如薏苡仁、赤小豆、陈皮、芡实、山药、大枣、绿豆等,饮食注意清淡,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如果已经有一些湿气重的临床症状,饮食上应注意减少甜食,杜绝寒凉、湿热等食物,如巧克力、冰激凌、冷饮、冰镇西瓜、生海鲜、火锅、烧烤等。“运动有助于增强体内气血循环,加速代谢,帮助湿气排出,缓解情绪压力,如慢跑、瑜伽等。”张立宏补充道。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