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2024年“投资北京”大会在中关村论坛上举办。大会通过视频形式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发布招商合作项目共231个,招商总额902.21亿元。签约仪式上,共有23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签约总额达610.06亿元。

 

本次大会全方位、多角度向全球展现北京的国际科技创新优势、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发展机遇,重点突出科技创新领域产业招商,搭建政企之间、企业之间深度交流互动的平台,全方位彰显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和机遇,增强在京投资信心,进一步吸引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项目在京落地,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4月25日,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2024年“投资北京”大会在中关村论坛上举办。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两区”建设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大会以“投资北京、赢得未来”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推介、企业分享、招商引资信息发布、项目签约、政策和重点区域推介、企业展示与投资咨询洽谈等环节。来自国内外的投资贸易机构、国际商协会高层代表,世界500强、产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投资机构高层代表,以及来自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区、经开区的相关负责人等,共计400余人现场参会。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圣国现场作“投资北京”主旨推介。2023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达到4.4万亿元,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的城市之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突破了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项指标均保持全国最优水平。

 

北京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两区”建设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北京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累计落地5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成功吸引和推动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落地。比如成立中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中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获批设立。2023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729家,同比增长22.8%。

 

去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服务业扩大开放2.0版方案),迭代推出了17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今年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陆续公布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并明确在北京进一步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应用等,推动更大力度对外开放。

 

北京精心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数字生态。目前北京5G基站达10.7万个,每万人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一。获准向公众开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占全国近一半,“京通”“京办”“京智”三个智慧城市应用终端快速升级拓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160平方公里连片运行,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建设,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9%。

 

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北京不断迭代推出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北京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80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他表示,北京将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框架,大力营造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法制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擦亮“北京服务”品牌。


一方面,精准高效做好企业服务,优化服务包、服务管家、12345企业服务热线等机制,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实现常态化沟通和诉求办理快速响应;推出更多惠企措施,推动出台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条例,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增强外资企业在京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将全力做好国际人才服务工作,在签证办理、工作许可办理等方面均给予更加便利的政策,不断优化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生活配套,使外宾在京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适。

 

23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额超610亿元

 

现场发布“投资北京”招商引资信息,通过视频形式向全球投资者介绍北京市招商合作项目并发出邀约。此次发布的招商合作项目共231个,招商总额902.21亿元,涉及园区合作、楼宇合作、土地融资、企业融资4大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科技服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

 

“中关村科学城-马来西亚MRANTI科创合作平台”在本次大会上正式揭牌,双方将开启园区建设、创新生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新技术商业转化以及科创产业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中关村科学城-马来西亚MRANTI科创合作平台”在大会上正式揭牌,双方将开启务实合作。主办方供图


签约仪式上,共有23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签约总额达610.06亿元,覆盖11大产业领域。包括东城区先进智算与大模型应用开放实验室、房山智算产业园和昌平区艾赛普中国总部的一批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科技前沿领域的项目,涉及签约金额50.9亿元;东城区国能风光智能微电网、西城区中煤绿能科技、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丰台区建龙重工创新研发中心、石景山区融和创新科技项目等8个项目,涵盖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涉及签约金额209.2亿元。顺义区外资企业普洛斯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慧化组装项目,怀柔区北京福田戴姆勒布局优化建设项目,作为本次大会上的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签约项目,投资额共计10.2亿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燃力能源科技与通州区签约,计划投资建设新能源相关设备制造及组装产线。朝阳区坝河北岸8号项目,将打造区域内首个示范性消费场景的科技公司产业商业融合体。延庆区中关村领航科技园项目,将建成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创新中心。

 

此外,围绕城市高品质商业服务需求,中建国际投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落地大兴区,建成后将为临空片区产业提供高质量园区服务和企业服务。围绕首都民生保供需求,建设平谷区首发城市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落成后将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一系列高质量签约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加快北京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024年“投资北京”大会现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市区政府部门集中推介,全面展示北京科技创新实力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分别围绕“北京市产业地图”“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政策和措施作推介。市级部门从服务企业的维度,聚焦“能为企业做什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等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推介各自行业领域最新以及务实管用的政策和措施,吸引企业来京投资。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平台,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怀柔区等三个科学城承载区分别围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建设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以怀柔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作投资环境推介,集中展示北京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高精尖产业生态,以及科学城建设中的优质发展空间和服务措施。

 

本届“投资北京”大会上,首次设置企业展示与投资咨询洽谈,组织政府、企业和投资机构进行产业政策咨询,并就项目投融资、空间资源对接、技术和渠道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促进项目落地。

 

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辰天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现场展示各自的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大会结束后,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一楼畅春厅进行了投资咨询洽谈,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北京重点产业领域的亚信科技、推想医疗、科兴生物等100余家企业现场对接洽谈,中金资本、高瓴资本20余家政府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在现场参会对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和各区、经开区现场回应企业关心关注的资金、土地、政策、人才等问题和诉求,帮助企业更好理解、用好政策。政府部门、科技创新企业开展项目投融资、空间资源对接、技术和渠道合作,促成意向投资企业进一步洽谈达成合作,加快将线索转化为落地项目。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