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上,智能传感领域专利转化运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合作正式启动。

 

据介绍,该项工作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简称“北京IP”)主导,首批由北京工业大学科发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传感器概念验证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科转院等3所高校,及相关公司和投资机构共同参与,以期将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怀柔科学城发布多项知识产权成果

 

近年来,北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打造“北京服务”,助力创新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产生了一批最新成果并在论坛上集中发布。

 

论坛上,与会领导为第七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获奖单位颁奖,共有36项发明专利获得表彰。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展议程框架下的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认定的102家TISC中,有18家来自京津冀。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河北众志华清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作为TISC代表机构在论坛上达成合作,将进一步发挥三地资源优势,推动在创新资源共享、能力提升、服务对接等方面的合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论坛上发布了2023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同时,还发布了与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共同起草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操作指南》。为北京市创新主体依法合规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保障。

 

此外,作为本次论坛发布的特别环节,怀柔科学城发布了多项知识产权成果。中国技术交易所怀柔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也正式揭牌,助力“三城一区”建设。

 

校企共建“工业超声检测联合实验室”揭牌

 

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上,北京工业大学、北京IP及旗下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运营国家专项基金孵化企业——北京拓灵新声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超声检测联合实验室”正式设立。

 

此举旨在积极响应国家近期出台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号召。2023年以来,国家密集发布《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以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促进作用。

 

据悉,工业超声检测联合实验室是高校、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协同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围绕人工智能声学应用领域,通过各自功能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技术攻克、更新迭代提供丰富的科研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质效,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专利产品。另一方面,企业成熟的产业化经验,为学校更多优秀的科技理论成果落地提供借鉴,引导学校提升创新创造质量,从而实现共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

 

据北京IP总经理郑衍松介绍,声学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医疗、安防、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北京IP是智能传感器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运营国家专项的承担单位,依托专项打造了国内首支智能传感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深赛基金系),以“高科技投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融合孵化模式,加速破解产业专利基础薄弱问题。目前深赛基金已撬动形成了13亿元规模基金群和高质量专利项目群。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