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23日第29个世界读书日的来临,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书香海淀,阅享青春”全民阅读季已火热开启。包括市集交换、文化展览、交流分享、旧书新知等在内的各类活动600余场,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阅读资源和服务,引领阅读新风尚。


在此期间,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海淀区,特别推出“我的旧书故事”系列报道,邀请作家、大学老师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分享他们的旧书故事,传递阅读价值。本期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听他分享自己的淘书记忆,以及在他眼中网络时代旧书文化存在的意义。在刘海龙看来,逛旧书摊的精髓是意外之喜,是与好书的不期而遇,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多逛逛旧书市集的意义在于建立与书真实而具体的联系。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

逛旧书摊的精髓是意外之喜

新京报:过去您在北京有没有什么经常去的淘旧书的地方?

刘海龙:过去在人大读书的时候学校里就有旧书市,每个周末都有。书很多都是从海淀区收的,质量很高,关键非常便宜。相对一般的书店,逛旧书摊经常会令你偶遇一些过去没有关注到的书。不过旧书摊其实也分目标人群,像做学术的在人大书市这种地方收获就很大,学术书会比较多。相对而言潘家园的旧书摊分类就更杂,面向的人群更广一些。

新京报: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淘旧书的回忆,或是某一本很喜欢的旧书?

刘海龙:淘旧书还是有很多惊喜的。我在人大书市曾经花8元买到过传播学者丹尼尔·切特罗姆的《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这本书1991年出过一次,后来再也没印过,现在给学生上课我还会把它列为阅读文献。还有像雅克·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现在新版很贵,我当时也是30元买了一套精装。在过去的地坛书市上,我也半价淘到过约翰·道尔《拥抱战败》2008年版,是全新的。之前一家旧书店的老板还送过我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现在有很多译本,这本黄光国翻译的质量比较好。

我觉得逛旧书摊的精髓是意外之喜,去之前你是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好书的,或者说,真正让你印象深刻的好书,绝对不是你可以预期的。所以我们不必抱着很强的目的性去旧书摊。

旧书文化重要的是培养读者与书的亲近感

新京报:现在网络很发达,其实大家逛旧书的地点都已经在线上了,多抓鱼、孔夫子这些应用使用率也很高,从传播的角度看,信息化给读者接触旧书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海龙:我觉得这个趋势还是消解了很多旧书带给人的乐趣,所谓不期而遇其实就是信息差带来的,旧书摊让你觉得神秘,这种惊喜感才存在。现在网上买旧书价格都非常透明,比价也很方便。过去在旧书摊上你能花非常便宜的价格淘到好书,现在卖书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是不是卖亏了,这点很有趣,所以现在买旧书也不便宜。

不过旧书信息化这个事也确实有两面性。对于旧书来说,数字化肯定首先是一个好事。很多绝版旧书,其实已经没有人再从中获利了。作为人类的知识财富,应该让它更便捷的流通起来。数字化也提高了找旧书的便利程度。线下逛旧书,对读者的鉴赏力有很大的挑战,尤其在过去那种光照条件不太好的旧书摊,如何“披沙拣金”就是门学问。我经常觉得逛旧书其实是研习版本学,不同的书、甚至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它对你的价值可能都是不同的。现在旧书的信息非常全面、透明,也降低了挑选的门槛。这和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的趋势其实也是吻合的,看书的人少了,懂书的人就更少了。

新京报:您现在看旧书还多吗?在日常阅读里面,旧书和新书的比例如何?

刘海龙: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说,我目前还是更关注新书一些。现在的图书指数级增长,其实在某一个领域里面真正值得读的旧书非常有限,我都已经大概知道,即便没有看过,研究有需要的时候就能找到。相对来说,新书会给我提供更不一样的视角。如果我们拿最好的一批书来比,可能不同年代之间未必有高下,但就平均意义上来说,新书的作者往往知识结构、研究方法都更先进,新书的译者在语言功底上普遍更好,出版业的发展也使得现在书的编校越来越精细科学,这些因素其实都影响着阅读的体验。

我现在不会专门去找旧书来看,现在看旧书可能更多是一个情怀。当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线下的旧书店在消失,因为种种因素,现在去实体书店的人变少了,在一线城市,成本的高昂让旧书店比较难维系。所以我觉得在一线城市之外,地方性的旧书店反而有更多发展空间。我去到一些小城市的时候,很愿意去逛那边的旧书店。

新京报:对于北京的“文化高地”海淀,您有什么发展旧书文化的建议?

刘海龙:站在政府的角度,我觉得最可行的还是应该多给各种图书市集以支持。像过去的人大、北大旧书市、地坛书市一样,专门在一个时间开辟一片空间,用比较低的进驻门槛吸引书商来摆摊。旧书文化重要的还是读者要和书有接触,组织这样的活动能让习惯线上买旧书的读者走到线下,聚在一起,重寻“淘书”的感觉。即便最后读者不买,这个淘书的经历其实也是个学习的过程,也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培养了大家对图书的亲近感。

我自己经常讲一个有趣的例子,有学生拿着我写的书给我签名,结果是本盗版书。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连正版、盗版书都分不清楚。这里面原因当然很多,我觉得缺乏与书的接触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甚至都很少摸书,去感受它的质感。所以多组织这种线下的书市活动,让大家与书之间建立一些具体的联系,有特别的意义。


采写/刘亚光

编辑/吴雪

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