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设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简称高促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在当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为学校所属的新型二级教学科研机构,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建设,将服务于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首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开幕。 图/北京工业大学


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91.4万件专利盘点


首届高促会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催生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将持续至4月29日。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高促会汇聚百余所高校、百余家企业和百余个创新生态伙伴,汇聚各高校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的科技成果。会议将强化高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创新源头作用,集思广益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树立典范引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方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催生新质生产力。


开幕式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介绍,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知识产权作为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基础制度,既为创新赋权又为创新赋能,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高校作为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新资源和科创成果导入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离不开专利转化运用的牵引和助力。


他表示,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八部门出台工作方案,全面启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各地方各高校纷纷行动积极参与。截至目前,全国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91.4万件专利盘点,盘点后经过评估审核进入转化资源库的专利已有67.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0.6万件,为下一步全面开展转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专业产业化十大案例有四个来自于高校,高校专利转化应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卢鹏起希望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中继续得到各相关部委,各地方各高校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发挥好高校的创新资源优势,彰显专利转化运用的巨大价值。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从4月27日起的三天时间里,将有来自全国教育家、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金融家和技术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充分对接。共同实现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政府统筹加强转化新模式。


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培养技术转移人才


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和数十位国内外的院士专家等各界嘉宾近300人出席高促会开幕式。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发布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优秀案例》《百所高校科研成果荟萃》等成果集。


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正式揭牌。 图/北京工业大学


开幕式上,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正式揭牌。新京报记者从北工大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关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政策文件,支持高校设立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运营相关课程,加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为把握当前时代机遇,高质量服务北京,紧密结合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北工大此次成立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该学院由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牵头,整合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学部、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优势资源,依托北京知识产权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北京)、校外科教融合/科教融汇基地(大兴、怀柔、朝阳、经开)等平台基地建设。


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将汇聚全球智库力量,培养科技创新领域具有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战略规划、技术转移转化能力的高端领军人才,以及产业行业领域具有资本运作和科技应用能力的高端领军人才,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高促会期间,全国百余所高校的校领导、科技企业家、政府部门负责人将以主旨报告、主题论坛等形式,共同交流研讨校地企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有优势有特色有成效的高校代表,携高水平硬科技成果参会,通过主题展览、现场路演等方式进行集中亮相和重点推介,在创新要素大规模高密度高强度聚集的情况下,推动技术、资本、市场“直面对话”;北京多个区也将发布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还将面向全国高校开创学生科创版块,集中展现高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动实践。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