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少地铁站周边都存在着自行车停放空间不足、停放秩序差的情况,此前,新京报也曾报道“电动自行车‘围堵’在地铁站周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京交通部门正在采取措施。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交通部门通过挖潜停车资源、增设标志标识、强化现场引导等手段,改善地铁站周边停车秩序。其中,海淀区针对11个重点治理站点,按照“一站一策”原则,进行改造和升级。


中关村地铁站周边增设了多处自行车停车区标识。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多种措施改善中关村地铁站周边骑行“停车难”


4号线地铁中关村站周边各类楼宇众多,通勤量较大,存在着骑行停放需求大、各站口停放需求不平衡等特点,西侧站口非机动车停车场充裕,而东侧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不足,非机动车淤积情况较严重,甚至周边的一些过街天桥上都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对于这些乱象,周边市民一直希望能尽快进行改善。


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他们的现场踏勘、停放需求摸底后,因地制宜,落实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今天上午,记者在中关村地铁站B口外看到,一处新修建好的平台上正整齐停放着数排自行车、电动车,在距离不远处还有一条坡道将此处平台与人行步道连接。中关村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先这里都是骑行换乘地铁的停车处,以前秩序并不好,现在进行了规范管理,还新修了坡道,让市民推车上下都能更方便。


中关村地铁站B口外的自行车停放区修建了坡道,方便市民推车上下。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在中关村地铁站C1口外,是一条连接道路东西两侧的过街天桥,此前这座天桥上也有不少电动自行车停放,甚至一些外卖、快送骑手会直接骑行上下坡道,十分危险。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这一乱象,他们已经协调了保安加强秩序维护,引导骑手在桥下停车位停放车辆,确保安全。


在中关村地铁站C1口外的过街天桥下,有保安值守引导外卖骑手有序停放车辆。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海淀区11个重点治理地铁站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正逐步改善


类似这样的挖潜停放空间是解决中关村地铁站周边自行车停车乱的首要措施,同时,对一些停车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拆除已失去功能的花坛围挡,增加非机动车停放面积。交通部门还协调科贸电子城物业将内部地块空间共享给非机动车停放,共挖潜两处空间,可停放150余辆非机动车,目前,还在持续优化改造中。


交通部门和属地街道办协调中关村地铁站周边写字楼,开放非机动车停放区,缓解停车乱象。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此外,交通部门和属地街道办事处还通过完善引导标识、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提升市民规范停车的意识。协调在地铁中关村站周边安装非机动车标志牌、辅助标识,并组织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督促周边写字楼按照规划落实非机动车停放空间配置,为骑行人提供直观、清晰、便捷的指引。


据了解,海淀区针对辖区内11个重点治理地铁站点,按照“一站一策”原则,积极提高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精细化水平,已完成中关村、木樨地、永泰庄、永丰南、五棵松等5个地铁站“一站一策”方案的制定,其余6个站点已完成初步方案,正在优化细化。


增设的共享单车停放区及相关标识。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共享单车定位精度和入栏准确率将进一步提升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北京持续推动轨道交通站点和大客流公交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整治,通过挖潜停车资源、增设标志标识、强化现场引导等手段,改善停车秩序、培育良好习惯。此外,还将推进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年底前完成高精度定位车辆更新置换,进一步提升运营车辆的定位精度和入栏准确率。


今年,海淀区按照“标本兼治,既治乱又化淤”的思路,采取以考促治、强化管理、固化机制等措施,确保乱点动态保持摆放整齐,淤积点做到快清快处,不断提升治理的精细化、系统化、科技化水平。目前,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工作纳入区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借此督促指导街道(乡镇)做好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工作。


原先有大量电动自行车停放、穿行的过街天桥如今通行秩序明显改善。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在海淀区,共享单车停放乱的问题将由更多部门共同参与解决。海淀区将推进街(镇)级“一巡多能”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属地城市协管员、文明引导员、志愿者作用,组建街(镇)级“一巡多能”队伍,对发现的共享单车乱点(5辆以下)随手摆放整齐;对发现的大量淤积点位,通过应急调度小程序,及时督促企业清理码放。还将细化完善“单周拉练、双周调度”工作机制,切实压实共享单车企业主体责任;通过视频巡检等非现场检查方式,提高问题发现及处置效率;持续推动重点点位实施“无差别”运维,确保秩序问题“快清快处”。


同时,利用卫星定位+虚拟电子围栏技术,逐步开展共享单车P点停放试点,推广定点停车、定点取车模式,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张牵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