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024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承办。


瞄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总体目标,《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在论坛上启动,该课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的技术演进趋势、业态模式变革以及推进路径和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2024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致辞。海淀区供图


以“智能工厂 智造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工厂建设和推广


论坛是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论坛之一,以“智能工厂 智造未来”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林抚生,中国欧盟商会信息与通信技术工作组副主席Soeren Meyer(尤索润)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聚焦智能工厂建设和推广,为产业各界提供一个凝聚智能制造理念共识、交流热点议题、发布实践成果的合作对话平台,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新闻媒体等共200余人线下参加本次论坛。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力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王江平说,下一步需要着力发挥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和国际智能制造联盟的战略咨询作用,开展新时期智能制造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研究。不断地扩大智能制造覆盖范围,着力建设一批智能化的车间、工厂、供应链和园区,加快探索未来制造模式。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希望各界积极参与,建立全球智能制造利益共同体,推进智能制造系统深入发展。


论坛上,还举行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启动仪式,该课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将瞄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总体目标,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的技术演进趋势、业态模式变革以及推进路径和举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发布了《下一代智能工厂的思考》,介绍了引领下一代智能工厂建设的八大变革模式,包括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研发模式、规模化高效自主制造模式、自适应可重构柔性制造模式、净零排放可持续制造模式、超常规极限制造模式等。


北京将加快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


论坛主题演讲环节邀请三个行业的企业代表分享智能工厂建设经验。围绕装备行业智能工厂,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介绍了风电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制造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兼工业自动化中国区终端用户业务负责人乔锃介绍了施耐德电气如何赋能工业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工业应用。


针对电子信息与元器件行业,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刘文瑞介绍了其BOE智能工厂建设经验,SMC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兼SMC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海介绍了SMC中国“低碳+数字化”工厂建设实践。


在航空航天行业分享环节,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肖世宏介绍了其以先进前沿技术研究为引领、以制造技术软件化和工艺装备智能化为支撑的智能制造实践,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建超介绍了航天器智能工厂建设经验和成效。


此外,葡萄牙SPI公司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原欧盟中小企业中心政府关系负责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际沟通与合作负责人曹晔军从中小企业发展这一视角介绍了欧盟如何激发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活力,释放企业数字化的潜能。


“下一步北京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体系,建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快布局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光电子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园区,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凝心聚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林抚生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牵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