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总体不变,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4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发布该区2024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明确今年继续执行户籍、房产、新建学校三类规范性政策,引导家长合理预期,减少生源无序流动。目前,学位供给总量能够保障今年的入学需求。


记者从海淀区教委获悉,近年来,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持续快速扩大,2023年海淀区达到新生入学高峰。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海淀区小学入学人数相比去年虽有回落,但小学在校生总数仍然呈增长态势,并且学位供给压力已传导至中学,特别是初中学段。经初步估测,今年小学入学预计3.4万人,初中入学预计3.2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将增加0.9万人。未来十年,海淀区中学阶段学位供给压力将会持续增加。


幼升小坚持免试就近、设置六种小升初方式


根据规定,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凡年满6周岁(201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符合相关条件的即可在海淀区申请入学。海淀将积极稳妥推进以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就近入学机制。


海淀区教委明确表示,凡申请入学的适龄儿童,均须按期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参加海淀区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法定监护人须如实填报适龄儿童入学相关信息。


记者注意到,今年,海淀明确表示,符合海淀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根据规定,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少年,具备海淀区学籍或户籍的,可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同时,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适龄少年,因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淀区接受初中教育的,其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记者了解到,今年在海淀小升初依然有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按比例对口直升入学、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学校(班)入学、民办学校入学和派位入学六种方式。


租房备案政策继续落地,外区户籍无房家庭租房备案须满两年


今年,海淀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总体保持稳定。


将继续执行“六年一学位”“九年一学位”“19.1.1”多校划片电脑派位、“22.5.1”非住宅类不动产不作为入学依据、“22.1.1”仅凭户籍入学的全区协调政策等政策;继续执行新建中小学实施多校划片政策。


同时,租房备案政策继续落地。根据2022年文件中发布的针对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入学租房备案时间的预警政策,2024年,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所承租的房屋,需要在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满两年;2025年起,备案须满三年。


对于非京籍的“四证”审核,海淀区表示审核标准无变化,仅对非本市户籍海淀学籍小学毕业生的表述进一步明确,即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适龄少年,因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淀区接受初中教育的,其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海淀区2024年小学入学工作日程安排。图/海淀区教委官网


海淀2024年初中入学工作日程安排。图/海淀区教委官网


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形式提前招生


对于特殊人群,海淀区教委明确表示,同等条件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实现“优先保障零拒绝”。特殊教育学校要按时做好新生入学工作。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按有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为让家长少跑路,海淀借助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探索义务教育入学“一网通办”。家长可在网上申报提交或补充户籍、出生、婚姻、房产、租房备案、居住证、社保缴纳等证明,线上审核反馈结果,线上处理申诉。


针对“多孩同校”,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提高同校比例,尽最大可能化解部分家庭的现实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海淀区教委明确要加强入学审核。各学校加强入学资格审核,严格执行区教委确定的义务教育登记入学范围和计划。各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市区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和程序,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海淀区统一使用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对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途径和方式进行全程记录。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将依据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建立新生学籍。各类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正常学籍,不得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就读,区教委将加大学籍监管力度。


此外,海淀区教委要求各类学校要严格遵守招生工作纪律要求。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各种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