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0日,在法国克莱尔召开的国际雉类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鸟类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当选为世界雉类协会第五任会长。


世界雉类协会于1975年创立,是一个致力于全球鸡形目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英国。1991年,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作为团体会员正式加入世界雉类协会。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雉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雉类64种,包括褐马鸡、黄腹角雉、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四川山鹧鸪、海南孔雀雉等中国特有物种。


张正旺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和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兼任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委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张正旺对我国多种珍稀雉类开展研究,现今是国际知名的雉类专家。


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和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委员张正旺。受访者供图


4月27日,张正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谈及,珍稀濒危雉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雉类研究方面,中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我国有些雉类的数量在回升,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有很多珍稀雉类的数量依然在减少,非常濒危,比如绿孔雀。“因此,对这些珍稀物种的保护,我们还需要加大努力,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关注珍稀濒危雉类的保护管理、人工繁育等


新京报:可以谈谈此次当选的过程吗?


张正旺:4月20日在法国克莱尔野生动物园召开的国际雉类学术研讨会上,由世界雉类协会主席宣布我来接任第五任会长。世界雉类协会是1975年创立的,总部在英国。历任会长都由著名雉类专家担任。


上一任会长是北师大的郑光美院士,他是从2007年一直做到去年10月份去世。郑光美院士去世之后,世界雉类协会会长就空缺了,从去年10月开始,理事会就开始酝酿讨论提名谁来接任,讨论过程和结果都是保密的。直到今年4月,刚好在法国克莱尔举办了国际雉类研讨会,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由世界雉类协会主席格雷森女士宣布由我来接任新一任的会长。


新京报:会长的主要工作和职责是什么?


张正旺:世界雉类协会的日常工作是由主席(Chairman)负责,会长(President)实际上是一个学术职务,主要是负责协会学术各方面的引领,从学术上进行把关,比如说雉类研究和保护的规划、学术会议的筹备组织、项目的评审等。


新京报:世界雉类协会现今有多少成员?当下聚焦的主题是什么?


张正旺:世界雉类协会在英国、法国、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会。有的是以个人名义加入,有的是以团体名义加入。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是在1991年作为团体会员加入的。目前各国的会员加在一起,大概有几千人的规模。


当下我们关注珍稀濒危雉类的调查监测、保护管理、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等,希望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雉类的研究和保护,致力于濒危雉类种群的不断发展。


新京报:你从哪一年开始关注雉类的?是怎样的一个契机?


张正旺:1984年,我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从事雉类研究。我的导师郑光美院士当时在研究黄腹角雉。因此我关注的第一种雉类就是黄腹角雉,这个契机还是导师提供的。


    2013年,张正旺在浙江乌岩岭保护区。受访者供图


真正做野外工作是从1985年开始,郑老师安排我们到浙江乌岩岭保护区开展黄腹角雉的野外生态学研究,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近距离接触珍稀雉类。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这种雉类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当时我跟另外两名在乌岩岭保护区进行研究的研究生,每天一起翻山越岭地找黄腹角雉。


当时还有一名当地的向导带着我们去爬山,花了20多天的时间,我们才第一次见到野生的黄腹角雉,它站在一棵树上,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鸟类,我们心情都很激动。作为一种非常珍稀的物种,一定要付出辛苦才能找到它。当我们在野外看到黄腹角雉,当时感觉所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收获。我们决心一定要做好工作,继续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绝大多数雉类不迁徙


新京报:雉类有哪些特点?


张正旺:首先,雉类的个体比较大。在所有的鸟类里,雉类的体型相对较大;第二个特点,雉类大多数在地面活动,飞行能力比较差,能飞但是飞得不远,所以绝大多数雉类不能迁徙,也就是说一年四季都在相对稳定的区域生存;第三个特点,许多雉类非常漂亮,拥有非常漂亮的羽毛,其中一些雉类还有装饰,像黄腹角雉,除了羽色漂亮以外,到了繁殖季节,还有特殊的结构,如头上长角,这角平时藏在羽毛里边,繁殖期才展露出来。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等种类都是非常漂亮的雉类。


第四个特点,雉类的很多行为非常独特,比如繁殖行为、对后代的抚育行为等;第五个特点,除了很高的观赏价值外,雉类经过长期驯化之后,跟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家鸡的祖先是生活在森里的原鸡。国外火鸡的祖先也是雉类。很多雉类早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食物,是人类获取食物、获取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白冠长尾雉。张鹏 摄


新京报: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雉类?


张正旺:首先,雉类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雉类能发挥各种各样的功能,对于我们学者来说,它是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雉类的研究,我们能获得很多新的知识,收获新的成果;同时,雉类为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比如对雉类的驯化,将来可以培育更多新的品种,还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等。因此,雉类跟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京报:我国的雉类资源如何?


张正旺:我国是世界上雉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球的雉类加在一起,就300种左右,而我们国家就有64种,包括大约20种中国特有的物种,比如褐马鸡、四川山鹧鸪、海南孔雀雉等。


    褐马鸡。张文华 摄


新京报:深耕雉类研究40年,你见证了我国雉类保护的哪些发展?


张正旺:我国雉类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工作下,我们逐渐了解了一些雉类的生态习性、种群分布等。1983年,郑作新院士主持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对中国的10种雉类开展重点研究,这项工作产出了很多新的成果,最后出版了一本《中国珍稀濒危雉类》专著。


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雉类研究逐渐跟国际接轨。我们用上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比如无线电追踪、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我们不仅研究雉类的生态生物学,还研究系统发育、演化、生态适应机制等,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有更多的研究,从行为、基因组、保护生物学等方面来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和领域逐渐扩大,对雉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在雉类研究方面,中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新京报:我国珍稀濒危雉类的保护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张正旺:珍稀濒危雉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雉类研究方面,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研究,我们先分析雉类的主要致危因素是什么,再采取相应的手段来保护。一些珍稀的雉类,它的种群规模、分布区范围也在扩大,比如褐马鸡,在上世纪80年代,数量一度减少,只有四五千只的规模,介入保护之后,它的种群不断发展,到现在估计有三四万只,数量已经涨了好几倍,所以它的保护是非常成功的。


再比如,黄腹角雉是完全依赖森林,尤其是天然阔叶林。以往,森林的破坏导致黄腹角雉数量逐渐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国家加强天然林的保护,再加上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栖息地进行了恢复和保护,黄腹角雉的种群也在不断扩大。


    雄性黄腹角雉。浙江乌岩岭保护区供图


新京报:我国雉类保护目前存在哪些困境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张正旺:我国有些雉类的数量在回升,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有很多雉类,数量依然在减少,非常濒危,比如绿孔雀。绿孔雀,原来很多地点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同行调查发现,绿孔雀至少在1000只以上。这些年基于种种原因,绿孔雀的数量一直在减少。最新的调查发现,绿孔雀过去有分布的地点,现在消失了,种群数量估计下降到500至600只。因此,对这些珍稀物种的保护,我们还需要加大努力,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新京报:如果要使濒危雉类种群数量回升,我们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张正旺:第一要务是保护好它们的野生种群和栖息地。在它们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首先要建立好自然保护地,比如建国家级保护区、国家公园,把它们的生活区域保护好;第二就是要通过法治手段来打击非法捕猎行为,使这些雉类能够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里,利于种群更好发展;第三要加强调查监测,掌握它们的种群发展趋势、面临的主要威胁,对症下药、采取相关保护措施;第四要加强救护,对受伤、生病的个体,要及时救护。在冬季大雪封山等特殊天气情况下,因为绝大多数雉类不迁徙,若面临取食困难,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人工手段,比如投放食物来帮助它们度过艰难时期。


“要用中国经验来推动世界雉类的保护”


新京报:1991年,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正式加入世界雉类协会。30余年来,世界雉类协会为我国濒危雉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帮助?


张正旺:首先,世界雉类协会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派专家到我国跟中国学者一起来开展研究,指导我们保护区开展相关研究,指导我们的动物园开展人工繁育;第二方面,世界雉类协会提供了一些项目支持,比如资助我们的一些学者开展雉类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第三方面,就是人员培训,世界雉类协会经常办培训班和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学术培训来帮助我们的学者提高业务水平。


    黄腹角雉母鸟与雏鸟。浙江乌岩岭保护区供图


新京报:我国的雉类,如何跟全球的生物链连接起来?


张正旺:雉类跟候鸟不一样,候鸟从一个地方飞到另外一个地方,一群候鸟就可以把不同的国家地区联系起来。但大多数雉类是留鸟,是另外一种联系方式。许多雉类都非常漂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我国的很多雉类在欧洲、美洲、澳洲都有饲养。在动物园、私人养殖场,通过珍稀物种的人工饲养展示,就把中国跟世界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当我们在欧洲的一个动物园看到红腹锦鸡时,大家就会知道这是来自中国的动物,就跟大熊猫一样,你看到大熊猫,自然就知道它来自中国。


雄性红腹锦鸡。廖小青 摄


新京报:如今拥有新的职务身份,你对世界雉类保护有哪些新展望?


张正旺:现在,世界雉类保护面临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受威胁程度很高,很多种类都是非常濒危的,如果不进行保护,将面临灭绝。所以我们将来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开展更多的工作。


在这方面,我国在世界上是走在前面的,要用中国经验来推动世界雉类的保护工作。未来,我们不仅要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把我们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传播,通过国际合作来帮助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恢复等工作。


新京报记者 吴淋姝 编辑 杨海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