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袁秀丽)5月16日,中指研究院在会上发布《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简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收入规模阶段性上升,净利润持续下滑,流动性有所恶化。企业间经营规模、财富创造力和财务稳健等方面的表现持续分化。


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连续两年负增长,降幅扩大。其中,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均值为1309.9亿元,较上年下降8.1%,降幅较上年扩大3.3个百分点;内地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均值为1951.6亿元,较上年下降7.9%,降幅较上年扩大2.6个百分点。


行业缩表主要源自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缩表,央企资产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国企资产规模小幅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房企营收增速回正,短期内盈利仍将承压。2023年,沪深及内地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营收增速较上年明显回升,净利润继续下滑。其中,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273.5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较上年上升7.9个百分点;内地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396.1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年上升22.8个百分点。沪深、内地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净利润均值分别为3.0亿元、-21.3亿元。


整本来看,2023年行业继续在调整期运行,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及内地在港上市公司负债率均有所上升。


2023年,在资本市场上,房地产板块持续走低,沪深及内地在港房地产上市公司表现整体不如大盘。其中经营稳健、投资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和央国企值得关注。


目前,典型房企构建新发展模式初现成效,表现为代表房企总体上均采取“开发+经营”为模式的轻重并举发展策略,往往采用“住宅开发/重资产+X”的方式,其中X代表运营与服务类业务,包含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代建、装饰、展览、康养等业务领域。


从业绩来看,经营性业务收入增长快于开发业务,营收占比不断扩大。典型房企经营性业务营收在2018年至2023年之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0%,增速比开发业务高出6.4个百分点。同时,较高的增速也使经营业务在企业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呈现上升态势。


研究报告预计,未来,新房市场将缓慢复苏,行业将加速出清、重整,未来拥有良好基本面、核心业务开发经营优势、聚焦高能级城市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将释放更高的企业价值。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