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怀柔融媒”微信公众号,今年1至3月,怀柔区PM2.5平均浓度为3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2%,绝对值和降幅均排名全市第一;优良天数81天,优良天数比率89%。

 

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降尘量为2.4吨/月·平方公里,动态完成市级下达任务。此外,2个国家级、7个市级(含2个国考)地表水环境考核断面全部达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100%;纳入考核的11个镇乡的13个地表水环境考核断面全部达标。

今年,区主要领导每月调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区主管领导专题研究扬尘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怀柔区严格履行区委生态文明委“一办五组”职责,制定区委生态文明委2024年工作要点、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行动计划等重点任务,确保各项考核任务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

 

坚持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建立月度点评预警机制,精准帮扶属地提升空气质量,对点评周期内后三名属地开展精准执法,密切关注PM2.5、TSP、道路尘负荷等各项指标,分析污染来源,细化工作措施;每季度开展“两市三区”跨界断面地表水水质联合监测,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状况评估。

区生态环境局制定并印发《扬尘综合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渣土消纳场等,严抓扬尘管控工作。此外,怀柔区深化“三监联动”,严格落实正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现场执法检查,共检查固定污染源1084余家次、移动源8105辆次,累计处罚10.8万元;狠抓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目前21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20项,按期推进1项。

 

近年来,怀柔区坚持厚植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交出了美丽怀柔生态文明新答卷。2023年,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五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优Ⅲ水体比例达到100%,其中汤河口、龙潭沟门、辛庄桥3个市级考核断面年均水质达到I类水体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野外调查观测记录各类物种2227种,国家级、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达244种。“十四五”以来,累计减排氮氧化物350吨、挥发性有机物270吨、化学需氧量491吨、氨氮57吨,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4.6%。

 

编辑 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