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做主旨演讲。


新京报讯 (记者郑伟彬)5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银发经济的市场机遇与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做主题为“面向未来,重点突破,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的主旨演讲时表示,银发经济不等于养老院,不等于床位数。


郝福庆表示,当前银发经济发展面临六大误区。首先是认为老年人没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这是大错特错的。如今,60后开始崛起,很多人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有着相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数据显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在上升,他们的退休金稳定,消费能力不受经济波动影响。


其次,银发经济不等于养老院、不等于床位数。很多地方认为银发经济就是建设养老院,实际上,银发经济涉及的领域远不止于此。养老院只是其中一部分,银发经济还包括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的视野和综合的布局。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养老院必须设施高大上且环境要山清水秀。实际上,养老院的核心在于服务质量,而不是奢华的设施和环境。养老服务需要注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便利,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外表。


第四个误区是认为养老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郝福庆指出,过度的照顾可能反而会让老年人失去独立性,变得更依赖。老年人需要的是适度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享受关怀的同时,保持自理能力和生活尊严。


第五个误区是智慧养老包打天下。虽然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养老服务的核心仍然是人对人的服务,而不是完全依赖智能技术。智慧养老应作为辅助手段,而非唯一解决方案。


最后一个误区是认为银发经济的发展仅依赖政府政策支持。郝福庆强调,虽然政策保障是必要的,但银发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市场的力量和创新的驱动。政府政策可以提供基础保障,但真正的驱动力在于市场需求和创新能力。


编辑 柯锐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