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数起股民“神预言”事件后,同花顺与东方财富均宣布加强社区(股吧)治理。


作为个体股民炒股的常用平台,同花顺与东方财富自身亦是上市公司,分别于2009年、2010年上市,两家企业去年合计利润近百亿。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股吧发帖是操纵股价手段之一,证监会去年年末曾对相关人员出具处罚决定书,其中,就提到了相关人员指使属下员工在东方财富网的“劲拓股份”股吧发帖、评论,诱导投资者买入。


股吧发帖也操纵股价的一种手段


5月22日,同花顺与东方财富先后发布公告对社区平台开展专项治理,对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的行为将采取处罚措施。


东方财富称,用户不得在股吧社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平台将对上述违规信息从严查处,并对相关违规账号采取阶梯处罚措施。


东方财富另表示,用户在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与东方财富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投资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两平台加强治理,起因是近期接连发生数起平台用户对个股股价走势精准预测,涉及南京化纤(600889.SH)、中通客车(000957.SZ)与雷科防务(002413.SZ),上交所与深交所已分别启动对前两者的交易核查。


记者发现,在股吧发帖,找券商发报告是常用的操纵股价手段。2023年12月1日,证监会曾发布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揭露了多方以市值管理为名,共同操纵上市公司股价的案件。


该决定书显示,三名当事人分别是:吴限,劲拓股份实际控制人、时任劲拓股份董事长;陈磊,深圳市君如资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武,深圳市汇海宏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其间,吴限授意公司人员联系兴业证券等机构的分析师,配合上市公司的利好公告频繁发布关键事项点评、深度报告等,吸引投资者买入“劲拓股份”。陈磊则指使属下员工在东方财富网的“劲拓股份”股吧发帖、评论,诱导投资者买入。他们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信息优势影响股价。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4月29日,“劲拓股份”股价从14.85元/股涨到19.92元/股,上涨34.14%。期间,“劲拓股份”在2019年4月4日收盘价达25.19元/股,相比期初上涨69.63%。


去年东方财富、同花顺业绩均现下滑


作为个体股民炒股的常用平台,同花顺与东方财富自身亦是上市公司,分别于2009年、2010年上市。


前后脚上市,同花顺与东方财富分别由两名同龄且同年大学毕业的创始人创办。同花顺由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生易峥创立。早年的公开报道曾显示,在还差半年毕业时,易峥接到了一个为证券公司开发证券分析软件的活,他嗅到其中商机,开始了创业之路。根据同花顺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易峥持有同花顺36.13%股份,为控股股东。


东方财富创始人其实(原名沈军)大学期间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股民,1993年自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国际期货经纪(上海)有限公司担任研究院,之后参与创办投顾公司、久联证券等,并因从事期货市场与股市的评论而成名,2005年创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实持有东方财富19.31%股权,为控股股东。


受去年资本市场景气度不佳等因素影响,同花顺与东方财富业绩均出现一定下滑。


东方财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1亿元,同比下降11.25%;归母净利润为81.93亿元,同比下降3.71%,利润下降幅度小于营收降幅。东方财富表示公司证券自营固定收益业务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同花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6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下降17.07%。同花顺表示,业绩下滑系因加大了对人工智能(AGI)大模型领域以及销售推广的投入。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同花顺与东方财富此前均曾因不同事由被监管“点名”警示或处罚。


2023年3月21日,东方财富旗下东方财富证券技术系统发生故障,导致部分客户登录交易系统缓慢,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证监会西藏监管局当月对东方财富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深交所于当年5月对东方财富证券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2021年12月,同花顺子公司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被证监会浙江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该公司涉及违规行为包括开发并销售的荐股软件由未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主导,部分营销、服务人员存在夸大、虚假宣传以及变相承诺收益,存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漏洞等。


押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


虽同为金融数据服务商,但同花顺与东方财富的业务模式各有侧重。


2015年,东方财富收购了同信证券,获得券商牌照,证券业务和基金代销业务逐步成长为公司的重要营收来源。2023年东方财富证券服务实现收入71.94亿元,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超过六成。公司披露全年证券股基交易额为19.27万亿元,据中金公司测算其市占率自2022年的低于3.9%提升至约4%。


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也即基金销售去年为东方财富带来36.25亿元营收,占比32.71%。


同花顺主要的收入来源为金融资讯业务和基金代销业务。据公司年报,2023年增值电信服务实现营收15.29亿元,营收占比近43%。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实现营收13.59亿元,占比38.13%。


同时布局B端与C端客群被认为是同花顺的优势之一。公司称其产品和服务已覆盖了国内 90%以上的证券公司,个人用户方面,截至2023年末,每日使用同花顺网上行情免费客户端的人数平均约为1447万人,每周活跃用户数约为1936万人。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同花顺与东方财富近年均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沿的AI与大模型等领域亦成为二者关注重点。


东方财富去年研发费用为10.81亿元,同比增长15.49%,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升至9.75%。同花顺2023年研发费用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10.51%,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3.09%。


今年1月,两家公司均公布了各自在大模型领域的进展。东方财富自主研发的“妙想”金融大模型开启内测。同花顺发布了自研的问财HithinkGPT大模型,据介绍是业内首家通过网信办备案的金融对话大模型,内测开启一周C端注册排队人数突破5万人次。


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仍将是两家企业接下来的重点。


东方财富董事长其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未来将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技术投入,持续完善金融领域垂类大语言模型“妙想”。通过人工智能在各业务场景的不断实践与应用,赋能产品服务提质增效,提升用户优质体验。


同花顺董事长易峥同样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义理解、问答系统、语音、图形图像、多模态人机交互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尤其是对金融等垂直领域的自然语言大模型、AI 内容生成(AIGC)等的技术探索,探寻将相关成果运用到金融信息产品和服务中的方法,力争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AI金融领域的领先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