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支持“以旧换新”、公积金最高限额100万


5月24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推出一揽子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包括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购、取消商品住房限售年限、鼓励支持住房“以旧换新”以及将双缴职工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10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措并举对于珠海这样“候鸟型”的城市有着明显的利好,有利于改善购房情绪,提升市场预期,提振楼市交易。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此次珠海新政共六条内容,目的在于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


《措施》强调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购。即在珠海市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再审核购房人资格。同时,取消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转让限制年限规定(有限制产权转让的除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据悉,除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珠海的其他区域早已退出限购。2023年9月,珠海调整了限购区域和限售政策。调整后,珠海的限购区仅保留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这一个区域。限售方面,调整后为新房、二手房出房产证后1年限售,或新房网签后3年限售,两种情况满足其中一种即可。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限购政策是本地户籍以家庭为单位限购3套,外地户籍(包括港澳)以家庭为单位限购2套。对于该区域调整后的购房政策,今天发布的《措施》也进行了重点强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可参照制定相关调控措施。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这可以理解为,横琴区也将取消限购,意味着珠海取消限购是全面性的。


不过,有当地中介人士表示,横琴目前还是跟之前的政策一样,外地人限购两套。


对于珠海提出的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购,严跃进认为,珠海此举回应了此前市场上对于“6个城市依然限购”的讨论,说明限购政策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体现了政策宽松的方向。


此外,《措施》还提及优化商品住房价格备案管理,商品住房价格备案时间间隔由三个月调整为一个月。同时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对符合“白名单”要求的合规房地产项目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做到“应贷尽贷”,保障项目按时建成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将指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加快放款速度。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


业内:宽松政策改善市场预期


作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的珠海,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四季相宜的气候,对北方的“候鸟族”置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和广州、深圳、澳门、香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承接其经济辐射的同时,也承接着购买力的转移,这都曾使珠海的房价一路高攀。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珠海是一个外向型购房需求特别明显的城市。在高峰阶段,外来人口购房占比能够达到六成以上;如今,随着外部购买需求的‘退潮’,前期房屋供应量大、同质化竞争严重、依赖外来人口购房的区域便开始面临着不小的去化挑战。”


4月份,珠海楼市交易情绪低迷。据中原地产监控的珠海市165个项目数据统计,4月份,珠海全市住宅成交671套,环比减少44.77%,同比减少58.73%;整体房价延续松动下调态势,全市住宅市场均价24608.0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7.55%,同比微降2.61%。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横琴楼市表现量跌价稳,区域成交环比减少逾七成;房价稳中趋降,区域住宅市场均价53068.99元/平方米,环比微降2.38%。


对于珠海4月份的楼市,中原地产分析认为,多盘抢抓“五一”出货窗口期,于4月底集中推货,全市住宅新推规模维持较高水平,但项目竞争激烈,客户分流严重,且客户普遍存在看跌心态,开盘去化情况不理想,4月份全市的开盘当日去化率仅3.22%,环比下降4.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此次珠海新政在需求端也给予大力支持,比如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在资金流动性控制指标范围内,实施合理的配贷系数,将单缴职工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60万元,双缴职工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100万元。同时,珠海鼓励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购房人三方联动开展“以旧换新”活动,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展存量房产置换新房的活动,促进居民家庭通过“卖旧买新、以旧换新”购买改善性新建商品住房。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措施》有助于改善购房情绪,推动购房者入市,进而提振珠海楼市交易。


严跃进也认为,珠海政策调整的信号意义大,这说明基于“5·17”新政导向,政策“宽松再宽松”是主流,叠加近期降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等政策,市场预期将持续改善,利好5-6月份行情提振。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段文平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