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按照《<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20年修订)相关规定,定于2024年5月26日配置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今年配额较往年有所增加吗?积分入围了就可以买车了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数据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截至2024年3月8日24时的申请,经审核,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306133个有效编码,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503789个有效编码,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22193家。


我的积分入围了,就可以买车了吗?


——后续还有多项核查工作,建议拿到“指标确认通知书”后再买车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家庭摇号中签或者积分排序入围后,还有多项后续工作,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将对家庭申请人的亲属关系进行核查。只有核查通过的,才发放指标确认通知书。因此,建议市民最终拿到“指标确认通知书”后再去办理相关的购车手续,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取得指标确认通知书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可登录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https://xkczb.jtw.beijing.gov.cn/)自行下载打印小客车配置指标确认通知书,也可携带个人或单位有效证件到各区对外办公窗口领取小客车配置指标确认通知书。


需要注意的是,对部分家庭申请人亲属关系、婚姻状况不能通过数据交换进行核查的,指标管理机构应当通过指定网站通知家庭申请人。家庭主申请人可以自愿向北京市公证机构申请办理亲属关系公证,对经公证机构依法审查仍不能查明亲属关系的,可自愿申请办理声明公证;但涉及家庭成员婚姻状况需要补充提交证明材料的,相关家庭申请人应当按照通知提示,首先到民政部门指定的办公窗口进行现场核查。


申请者还要注意,公证书提交也是有期限的。根据规定,公证书可自通知家庭主申请人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完成并提交。指标管理机构核验公证书后,发放指标确认通知书。逾期未提交公证书的,视为自动放弃。阅读全文>>>




继盲盒、刮刮乐之后,年轻群体中又刮起一股“蕉绿”的风潮。近段时间,各大城市的办公室里仿佛都多出了一株寓意着“消除焦虑”的水培香蕉。这些被年轻人亲昵地称为“办公搭子”的水果,正占据工位间、办公桌的C位。


图/IC


办公室工位上,汪杰和同事们围在一株挂着“禁止蕉绿”卡片的苹果蕉前,调侃着当下紧跟流行的谐音梗,亦观察起苹果蕉成熟度的变化。“‘蕉绿意味着‘焦虑’,吃掉香蕉就是吃掉焦虑,能给自己讨个‘好口彩’。”汪杰如是说。


商家正是看准这一需求,开始将商品与情绪价值绑定。据公开信息显示,“蕉绿”市场爆发为福建、广西等产地从业者带来不菲收益。“通常常规片状苹果蕉的批发价在每斤4元上下,而终端市场售价则约为9元。做成‘蕉绿’后枝干也被计入重量当中。对于经销商而言,自然利润更高。”广西商家老杜告诉记者,今年苹果蕉预计总量可能达到近500万吨。


“不可否认,情绪价值正成为年轻人挑选商品和买单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受此影响,未来除了‘蕉绿’等情绪水果外,还可能出现更多的类似消费品。或许这正是商家在打造‘爆品’、抢占年轻市场时所需要考虑的核心。”


“相较之前的花草绿植,‘禁止蕉绿’这类带有谐音梗的水果所带来的好彩头,正切准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命门。”在快销行业工作多年的姜凌坦言,“禁止蕉绿”作为当下火热的情绪水果,能帮助长时间处于快节奏状态而产生焦虑情绪的年轻人找到情感宣泄口,“无论是等待过程还是享用香蕉时,都能得到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进而让其得到松弛感和‘解决焦虑’后的积极情绪。”


多位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日常工作压力确实需要寻找情绪解压方式,而无论是早前购买刮刮乐、办公室种菜,还是如今购买水培水果,仿佛都是为上班族量身定制的“电子布洛芬”,为他们带来传递情感、抚慰心灵的情绪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类似情绪商品尝个新鲜即可。毕竟真要在办公室全流程种植水果并不现实,另外类似商品或许很快就会被新物品替代。如果年轻人盲目消费且不加以节制,就可能会沉迷其中,不但不利于纾解压力,反而会流失更多精力。”姜凌说。阅读全文>>>




5月23日,网红“郭有才”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此前,“郭有才”因翻唱《诺言》火遍全网,短时间内涨粉千万。但和流量一起到来的是乱象和质疑,据报道,歌曲《诺言》作词人丁晓雯近日称,“郭有才”翻唱是商业行为,应将利润合理分配给歌曲创作人。在直播间内翻唱老歌、接受大量打赏是否涉及侵权?这一问题再次引发了争议。


▲网络红人“郭有才”。图/社交平台截图


网红在直播间翻唱歌曲或将歌曲用作背景音乐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前已有多位主播因此被诉侵权,也有直播平台被起诉。比如2022年,某知名游戏主播因在直播中演唱《向天再借五百年》,被版权方起诉索赔10万元,后经与著作权人沟通以公开道歉的方式获得谅解。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包括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等多项权利,并明确了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应该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就是说,在直播间中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构成商业性使用的可能性较大,未获得权利人许可很容易被认定为构成侵权。不过,究竟要不要赔偿,主要看权利人想不想较这个真。


许多案例都警示,直播间翻唱歌曲有风险,不能“想唱就唱”。只要主播未取得歌曲权利人许可而在直播间翻唱,或将歌曲用作背景音乐,严格来说均属侵权。因此,主播要避免侵权风险,须全方位把握音乐版权的边界问题。


目前,很多大平台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向平台用户提供音乐作品,主播可以在平台协议约定的使用场景、方式、期限内使用,一般不会涉及侵权问题。


那么,直播翻唱时关闭打赏功能、不接受打赏,是否仍涉及侵权问题?


对此,有律师表示,无论是否开放打赏功能、能否直接从直播行为中获利,都不是判断其是否属于商业行为和是否侵权的标准。即使不接受打赏,流量往往也能“变现”,包括提升商业价值、吸引带货或赞助,最终仍可获得商业利益。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网络直播表演也是具有创新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自身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主播和平台在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时,都应有版权意识,尊重他人著作权利。


要想让“郭有才们”摆脱侵权争议,显然不能只是关闭打赏功能那么简单。提升版权保护意识,从源头解决直播翻唱歌曲的版权问题才是正道,如此也才有利于直播行业的自身发展。阅读全文>>>


编辑 孙琳智 设计 孙剑飞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