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吸引了近4000名考生和家长参加,各招生单位在招生咨询现场进行互动答疑。据悉,2024年北邮将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3900人,招生政策较往年保持总体稳定。


记者了解到,北邮对今年秋季入学新生采用的是2024版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重构了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元培养体系。其中,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构建了“人工智能通识课+AI与专业交叉课程”的课程新体系。


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新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我们深入开展了六个‘破’育人实践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破知识边界、破院系边界、破校际边界、破校企边界、破校地边界、破数实边界。”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坤表示。


徐坤介绍了北邮今年招生工作的六大亮点。一是面向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赋能的育人体系;二是新调整组建“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三是新增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联合开展金融科技+会计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三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四是学校基于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计算机“101”计划平台,创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选才育才机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五是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增至220人;六是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计划增至200人。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续梅透露,学校将面向70周年校庆启动实施“123上台阶计划”。“学校将通过持续强化高质量党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程、数字教育工程,实现在教学成果、科研经费、引育人才等方面的新突破。”


建设面向科技和产业前沿技术的微专业


“今年秋季入学新生采用的是2024版培养方案,该版培养方案不是原有培养方案的简单修订而是重构。”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卞佳丽指出,学校将实施“六重构”举措,重构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元培养体系。


其中,该校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构建了“人工智能通识课+AI与专业交叉课程”的课程新体系,即在低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在高年级开设AI与专业相关的交叉专业课程群(5-6门)。各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不超过160学分,留给学生更多“想与做”的时间。


同时,卞佳丽介绍,学校进一步完善由八大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构成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艺术熏陶与审美体验”“生命环境与绿色生态”等课程模块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另外,以大创训练项目、竞赛获奖等“真金白银”创新实践成果为核心累计创新学分,做实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建设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综合类、创新类、设计类挑战性实验,实现“一院一计划”,即每个工科专业至少开设一门贯通四年、逐级提升的综合类项目式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北邮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建设面向科技和产业前沿技术方向的微专业,通过敏捷学习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