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大修工程一直是交通部门改善出行环境的重点工作,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今年的市管城市道路大修首批工程已完成50.4万平方米,包括北京站东街等5项,预计本月底前将完工,比预计节点提前了一个月。今年北京市管道路大修工程共涉及17条道路,预计都能在年底前完工,路况指标将提至A级。

 

17条道路大修,路况指标提至A级

 

为进一步提高市管城市道路服务水平,优化市民出行环境,市交通委全面梳理管养设施,主动对接街区、行业部门,结合群众诉求、道路年限、路况水平等因素,将17条道路纳入今年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作计划。

 

5月27日,北京站东街、西街目前已完成大修改造,改善了北京站地区的整体出行环境。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那么到底哪些城市道路需要进行大修?又有什么判定指标?记者了解到,交通部门早就针对城市道路建立了道路大修储备工程库,通过评估路面技术状况指数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道路是否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等标准,决定要对哪些道路开展大修。

 

据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高级工程师臧宏阳介绍,今年大修道路按照养护规范选取了超过设计使用寿命、路况指标在C级及以下的部分主、次干路。这些道路在繁重的交通荷载下超期服役,路面沥青已逐渐老化,开始出现路面开裂、骨料脱粒等病害,并持续向纵深发展、加速劣化。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修将通过全面治理道路病害、整路段铣刨加铺、全面整治慢行系统等措施,实现同步提升技术状况、提升通行能力、提升慢行系统“三个提升”,大修完成后路况指标将提至A级,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品质。

 

2024年北京城市道路大修项目共有17项,其中,5月底完工的有5项,包括:北京站东街、北京站西街、朝阳北路(五环-区界)、松榆南路(东三环-东四环)、北五环辅路(顾庄过街桥-八达岭高速)。此外,年底还将完工12项,包括北苑路(安立路-北土城东路)、工人体育场南路、西大望路(朝阳公园南路-弘燕路)、东直门外大街、方庄路等。

 

北京站周边慢行出行环境改善,补充人行步道空白路段

 

此次城市道路大修在开展常规维修以恢复道路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慢行系统的同步综合整治,完善骑行系统,并实现沿线步道基本全线贯通。

 

北京站东街是此次大修工程中完成修复的一条道路,今天上午,新京报记者在北京站东街看到,改造完成的街道路面平整度明显提升,重新施划后道路标线更加清晰,非机动车道内也加装了防滑的彩色铺装,同时,人行步道也进行了拓宽和补充。

 

5月27日,北京站东街,道路大修完成后,非机动车道内增加了防滑的彩色铺装,各类交通标线也更加清晰。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记者了解到,北京站东街一直以来就是乘客来往北京站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但该路段南侧华通停车场门前近60米范围内无步道,主要原因是该处地下为停车场,紧邻其地下结构,挖掘破除作业受到限制。多年来,行人行经此处需借非机动车道通行,人车交织混行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初,北京站东街大修工程进入筹备实施阶段,由市交通委牵头,联合属地、城管、交管及重点站区管委,多次与该地下停车场产权单位沟通协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对地下的扰动,最终成功确定实施方案,新建一条长60米、宽3.25米的步道,面积达200余平方米,有效解决北京站东街步道不连续的问题。

 

该条道路大修施工方、北京市政集团三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严磊告诉记者,本次通过对北京站东、西街的大修,北京站区周边慢行系统同步全面完善,包括公交站台新增及完善无障碍设施10余处、补全缺失盲道千余平方米、新建二次过街1处等,提高北京站区周边慢行系统出行品质,进一步助力北京站区优化提升。

 

此次道路大修还针对人行步道、公交站台等进行了改造、完善。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除了北京站东街项目对慢行系统进行改善提升,在本次首批5项大修工程中,共计新建、拓宽步道17处、1500余平方米。增设步道骑沿井34处,满足人行步道宽度最小1.5米的规范要求。道路全线无障碍设施得以完善,新建步道坡化32处,其中公交站台坡化16处,最大限度保证残障人士出行需求。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新建二次过街岛3个,实现大路口二次过街,减少行人过街安全隐患。

 

5月27日,几位路人正在北京站东街上通行。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精准推送占路施工信息,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为了降低道路大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工程基本上都在深夜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要以小时计算。

 

据北京市城养中心介绍,由于城市道路日间通行需求大,为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根据交管部门审批,大修施工时间均安排在凌晨0时至5时,除去交通导行时间,实际有效施工时间不足5小时。市城养中心克服有效施工时间短、夜间视线受限等困难,加强工序设计、精细管理,保证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施工中加强科技手段应用,通过高德智慧精灵和智慧锥桶,实时精准推送大修工程占路施工信息,由导航软件提前向用户预警并推送绕行方案,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配备防撞缓冲车辆,一旦社会车辆闯入施工区域发生事故,可以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减少对司乘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伤害,全力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道路大修工程中还推广使用新型环保净味沥青、温拌再生沥青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沥青旧料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陈静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