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升高,不知道大家出门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一类色系的衣服非常容易招小飞虫。有网友表示,穿着鲜艳的黄色、绿色系衣服出门,走在路上不一会儿,衣服上就会莫名出现一些小飞虫,一眼看过去直接头皮发麻。这些小飞虫是什么来历?招人烦的小飞虫,为何偏爱黄绿色?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


招人烦的小飞虫为何偏爱黄绿色?


这要从昆虫的趋色性讲起。相对于植物“老旧”的部位,嫩芽和花朵往往有着更明亮的颜色,尤其春季的花朵,为了争抢珍贵的传粉机会,也多是明亮的黄色。对于传粉昆虫而言,明黄色的花朵意味着花蜜花粉的盛宴,而对于吸食植物汁液的小腻虫们,则代表着一片新的繁衍沃土。


于是,漫长的演化中这些烦人的小腻虫便刻下了奔赴黄色等亮色的本能,这种对色彩的趋性常被称为昆虫的趋色性。


相比其他色彩,黄色对光的反射率较高,在昆虫眼中会显得格外明亮。同样的,白色的衣服也一样有类似的效果。这些亮色的衣服对于空中飞舞的小虫就像是一个光源,诱使它们争先恐后地赶过来。


蚜虫、蓟马、小绿叶蝉、白粉虱、烟粉虱、斑潜蝇、黄曲条跳甲、蕈蚊等多种害虫都对黄色敏感,具有非常强烈的趋黄性。


夏季小飞虫对人体有害吗?


城市中常种植的月季、栾树、杨树、桃树等都是蚜虫、蓟马繁育的温床,因此在春季这些植物萌芽开花时,它们会有极高的数量,也就在这个季节更容易出现在黄色的衣服上。


不过,虽然这些小虫子落在衣服上很招人厌烦,但万幸的是,通常它们对人都没有什么直接伤害。尽管可能弄脏衣服,好在它们既不吸血也不蜇人。


不过,夏季还是有些虫子是会伤人的:


【隐翅虫】


夏秋季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这种虫不咬人,但它的身体含毒素,呈强酸性。皮肤不慎接触后会出现隐翅虫皮炎:


①长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排列着的淡黄色、白色水疱或脓疱,有时呈线性,有时没有规则,伴随灼烧样疼痛、瘙痒;


②皮损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即使皮肤痊愈后也会留有疤痕,严重者会有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


网友分享的被隐翅虫伤害的经历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


如果皮肤沾上隐翅虫的毒液,应尽快冲洗伤处,若出现隐翅虫皮炎,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


【蜱虫】


图片来自IC Photo


蜱虫常生活在森林、草丛、动物皮毛间,人被它叮咬后,可能由其携带的病毒等引发蜱虫病等多种疾病。蜱虫病可通过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在人际传播,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或疫苗。


夏季是蜱虫的活跃季节,北方地区一般3-6月为蜱虫活动高峰,南方地区蜱虫的活动季节更为广泛。因此,夏季外出游玩时,还要注意防护,避免蜱虫叮咬。


在蜱虫的活跃期,大家去野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随意在草地上躺卧。


●   尽量穿着外表面光滑、颜色较浅的衣物,以便能及时发现爬上身的蜱虫。


●   进入草丛前,务必把裤腿塞进袜子,进入林区时,可穿连帽衣并戴好帽子。


●   野外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自己或互相检查对方的身体和衣物,观察是否有蜱虫叮咬或附着。


●  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并钻入皮肤,切记不要直接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还容易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应尽快求医取出蜱虫,然后做局部的消毒处理。


【蛾蚋】


不少家庭的卫生间积水处常有小黑线样的蛆虫,过段时间便会长出翅膀飞来飞去。这种飞虫叫蛾蚋,又称蛾蠓、地沟蝇,一般滋生在下水道、坑洼污水、地漏等位置。


它全身长满细毛,沾满了生长环境中的各种病菌,如果幼虫或卵意外进入人体或附着于伤口、黏膜处,可能诱发“蝇蛆病”。


平时不要用手拍它。想要寻找蛾蚋的来源,可以用胶带封住某一排水口,隔天如发现粘有蛾蚋,便发现了源头,及时清理即可。


【恙虫】


恙虫肉眼几乎看不到,但咬人十分狠,总爱咬皮肤柔软且不易被发现的部位,比如腋下、腹股沟、会阴等。


恙虫病常表现为叮咬部位瘙痒焦痂或溃疡、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少数恙虫携带恙虫病立克次体,可引起急性发热性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


若有户外活动,个人请做好自我防护,可扎紧袖口、裤管口,尽量把衬衣扎入裤腰内,另外,身体外露部分,如手、颈、耳后以及小腿等处可涂擦避蚊油,会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户外活动后还需及时换衣、洗澡或擦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这样可减少或避免被恙虫叮咬。


夏季穿衣指南


如何在炎炎夏日清凉而舒适地穿衣?新京报梳理了一份穿衣指南>>>


  • 选对面料


夏天人体容易出汗,人体排出的汗液,绝大部分是通过蒸发、擦拭和贴身衣服吸附的方式排出,而一般情况下,被擦拭或被贴身衣服吸附的汗液在50%以上。由此可见,夏季衣服的首选要素是吸汗、散汗、透气性好等。最好选用吸湿性良好的棉、麻、丝等天然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衣服。比如休闲POLO衫、麻棉短裤、纯棉T恤衫等,只要面料清凉飒爽,都可畅享夏日户外时尚。


  • 颜色有讲究


红色使人血压升高、兴奋烦躁;黄色使人心烦意乱;白色衣服能反射走红外线和可见光,所以穿起来凉快,但紫外线能轻松地穿透,所以并不防晒;深色衣服吸收紫外线,能防晒但穿起来热。科学的夏季穿衣法是浅色衣服搭配防晒霜


  • 慢性病患者穿衣“因病而异”


高血压患者衣服应宽松。宽松的服饰可减少血液循环阻力,以免血压升高。最好选宽松的圆领衣服,不要系扣子,打领带。另外,裤带也不宜过紧,可使用松紧度好的布带。


关节炎患者衣着忌薄短。衣服过于单薄,让关节暴露在外,就容易受凉、疼痛。关节炎患者最好穿长衣长裤,材质以棉、麻为主,以利于吸汗。在空调房可以随身带一件外套保暖。


糖尿病患者衣物宜勤换。夏季是糖尿病患者多发皮肤病的季节,衣物最好每天一换。当外界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糖尿病患者最好穿浅色的薄长衣、长裤。因为穿得太少,容易被紫外线灼伤,甚至诱发皮炎,难以愈合。


整合自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生命时报、科普中国、新华社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