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德国文化杂志之二】

 

  柏林西区落叶厚厚的库达姆购物大街上,商铺与酒店间隙的一处门庭之内,坐落着德国著名的文学双月刊《文学》。杂志自2000年创办以来,两任主编都是女性,首任发行人兼主编是誉满德国批评界的文学评论家西格莉·鲁夫勒。杂志创刊时,大批追随西格莉“权威”书评的读者成为了《文学》的订户。

  从一开始,鲁夫勒就与世界各国的作家保持紧密联系,也令《文学》从一开始就拥有国际视野。初时,《文学》每月一刊,发行量达8万册。2008年,出版社建议杂志在包装及内容上均做“改版”,提议加入更多年轻的书评人和撰稿作者。当时67岁的鲁夫勒有异见,无奈杂志年轻化大势难挡,老帅因此离任。

  现任主编弗劳可·梅耶-戈索见证了《文学》创刊至今的荣衰。她记得,西格莉离任后,也随之流失了大批忠实读者,杂志经历了一段冰霜期。目前,《文学》改成了双月刊,订户在2万上下,另加上零售的1万册,依然赶不上昔日的“黄金时代”。

  弗劳可·梅耶-戈索介绍,其实“新版”的《文学》在内容上没有本质变化:依然以报道出版界的新动态为主,在兼顾小说与非小说的报道含量时,着重关注小说。杂志的书评部分,除了“当月之选”外,还有20篇左右的新书评论。梅耶-戈索解释,新版与创刊时杂志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学》要照顾“严肃”的内容,也要讲求“吸引眼球”;因而在缩减大篇文字的分量时,梅耶-戈索也在试图增加杂志的视觉冲击力,“以娱读者”。

  《文学》也有同步网站,但梅耶-戈索不满网络与杂志的内容有太多重合,她希望更多读者通过网络能被吸引到对文学杂志的阅读上来。“在德国、美国和法国,办网络杂志都赚不了钱的”,梅耶-戈索坦言:“而《文学》杂志是要赚钱的”,独立办网络杂志等同于“自杀”。

  《文学》的读者群年龄在40岁到60岁之间,“比较有钱,因为杂志很贵(9.8欧元)”,梅耶-戈索估计很多读者都是中产阶级乃至“金领”阶层,“他们会在看一场歌剧的中场休息时,端起一杯红酒开始谈论最近什么书好看。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场面就难堪了”。因此,主编心目中的《文学》,同时也充当“教你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之角色。

  去年10月中国担任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期间,《文学》一位记者受歌德学院之邀到中国访问,之后杂志策划了一期中国特刊。除了记者的报道,也有毕飞宇的文字。封底也列了莫言、阎连科等人的作品推荐名单。但梅耶-戈索承认:“中国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偏门了”。

  特约记者 张璐诗 发自柏林(鸣谢歌德学院协助联络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