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

周瑞金:曾任《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组织者。今年10月,周瑞金以“皇甫欣平”署名著文《终结反腐》,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后要通过制度建设终结腐败。

用司法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停滞,是可怕的倒退

  新京报:你怎么看十八大以来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改革?

  周瑞金:习近平总书记是很有决心和胆略来推进这轮改革的,自18大主政以后,从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再到四中全会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决定,这两个决定都是由他亲自担任组长制定的,还做了起草过程和内容的说明,这表明他推进改革意志很坚决,步伐大,而且有步骤有策略,先易后难。

  新京报:当前的改革在中国改革历程中处于怎样的阶段?

  周瑞金:整个改革历程有两个重要关头,一个关头是从1989年到1992年,三年改革停滞,小平同志南巡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现在又到了一个重要关头,经济的巨大增长和社会的巨大不公,贫富分化,贪腐蔓延,这样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阶级利益的分化和固化。这个问题会影响国家的走向,而且是国内不安定的因素。

  新京报:你认为这一轮改革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周瑞金:这一轮改革要用制度建设来厘清30多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累的弊病。这些弊病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和个人出入分配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的差距加大。

  没有一个利益集团想走回头路,但是有利益集团想改革停滞,改革停在这里对他们最有利。改革停滞,也是一种可怕的倒退。

  阶层固化对底层伤害最大

  新京报:这轮改革面临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周瑞金:资本和权贵的勾结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权贵资本阶层形成的阶层固化,令社会向上流动的空间变得狭窄,穷人永远穷,富人永远富,社会停滞不前,这对底层的伤害最大。因此这一轮改革的首要是化解权贵资本阶层,让社会流通渠道重新畅通。

  新京报:李克强总理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破解?

  周瑞金:利益集团牢牢把控住权力资源,使权力过于集中在上层,干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起决定作用,那么就要把伸向市场的手斩断,以前是砍掉行政审批,现在逐渐砍掉项目审批权,把这个权放给市场。还要充分调动底层的积极创造性,鼓励社会组织承担更多责任,进行管理。

  新京报:四中全会前,你曾撰文说,改革仍然知易行难,执行相当困难。难在何处?

  周瑞金:对改革的执行是否顺利,在于顶层设计是否反映了老百姓的意愿,顶层和底层是否上下齐心。从30多年的改革来看,成功的改革一定要有上下互动,下面的创造性和上面的顶层设计相结合,上下一心,才能有进展。而现在的改革似乎缺少一些互动,只看到上面一个个决定下来,下面一步步跟着走,没有积极性、创造性。特别是目前雷厉风行的反腐,大量干部处于旁观状态。

  依宪治国,关键看党委一把手

  新京报: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哪些关于改革的内容让你印象深刻?

  周瑞金:印象最深刻的司法领域的改革,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体现限制公权、保护私权,这一精神在依法治国当中是第一次体现。此外,就是从立法到司法、守法、执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

  新京报:依宪治国核心内涵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周瑞金:依宪治国提出的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它和西方宪政体制有所不同,从中国国情出发,符合中国特点。但宪政有个共同点:把宪法作为万法之首。宪法的特点是对公权力进行监督和限制,对私权进行保护,保障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宪治国,可以看作这一届领导集体把司法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全面依法治国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且是重要突破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有高度的智慧,体现了一种新的突破。

  新京报:要落实依宪法治国,关键点在哪里?

  周瑞金:依法治国能否实现,最关键是党政干部,特别是党委一把手,能否遵宪守法,按照宪法和法律精神办事,把自己的活动限制在宪法法律的框架之下,不做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事情。这是能不能落实四中全会决定,能不能够推进深化改革的第一个重大考验。这一关如果过不了,那就谈不上依法治国。

  新京报:你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以前当“皇甫平”需要勇气,现在当“皇甫欣平”需要的是良心和见识,如何理解?

  周瑞金:良心是超越利益驱动的一种普世人道主义情怀,是要关心天下苍生的命运。见识体现在我的文章里的洞见和策略。以前用“皇甫平”写评论只是把小平同志的思想传播出去,现在用“皇甫欣平”写评论,要给政府提供建议和策略。以前用“皇甫平”写评论时,面临走回头路,改革倒退,我是很忧虑的;现在写作班子改成“皇甫欣平”,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是想改革的,“欣”是表示我欣喜愉悦的心情,我想写文章推动他改革。

对话人物

  胡德平: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长子,近年来多次为深化改革撰文、发声。1984年,胡德平写下了《为自由鸣炮》一文,影响甚广。2011年后,胡德平先后出版著作《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和《改革放言录》,回忆改革历程。

特殊利益集团是改革面临的最大阻力

        法治保护经济改革成果

  新京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改革”一年来,谈谈你对改革氛围的切身感受?

  胡德平:过去有一段时间,特别是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时,我觉得很恐怖。王立军公开说:只要把政治问题变成法律问题来查,我们就有绝对的发言权。我曾给中央写信说过,这个说法很恐怖;后来我也公开发表过意见,认为主要是司法工作出了问题。

  十八大后,中央提出全面改革,惩治贪腐,法治往好的方向变化,虽然我得到的论据不是很多,但恐惧感逐渐解除了。这次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新京报:四中全会刚刚开完,你对这次会议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胡德平:我感触最深的是,党提出用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比如强调宪法权威,约束公权、保护私权等等。

  新京报: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改革”,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两者在国家治理层面有什么逻辑关系?

  胡德平:“全面改革”到现在一年时间了,很多经济领域的改革正在推进,比如土地、金融领域的改革。怎么来保护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果,这就需要法治,这两次全会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结合得很紧密。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了。

  新京报: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胡德平:当然。提倡法治,对权力进行制约,包括这次强调的立法,违宪审查,共产党要带头守法,这些都属于政治领域的改革。

  政治体制配合上,才能走出深水区

  新京报:你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的改革?

  胡德平: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越来越重要,全面改革需要各个领域互相配合,几个领域的改革一起往前走,要同步。否则体制不顺畅,改革的执行力层层衰减,地方层层截留中央的意见,这是不行的。

  新京报:回顾1978年到现在,当前正在推进的改革有什么样的特点?

  胡德平: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是很匹配的。除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当时提倡思想解放,打破思想枷锁,推进党的领导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但这以后很长一段阶段,对经济体制改革说得比较多,政治体制改革讲得少。

  我觉得,现在又到了各个领域改革全面配合的时候。如果政治体制改革能配合上,改革进程会推进得更快,不会老是处于攻坚阶段,老是在深水区耗费时间,搞得“师老兵疲”。

  新京报:你觉得到现在为止,中央是否已经完成了改革的顶层设计?

  胡德平: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现在又进入了攻坚期、深水期,继续推进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依法治国。社会上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要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出现矛盾,应该用法律手段进行调解。比如现在贫富差距很大,可以考虑征收一些相关的税,对于市场上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要考虑进行限制。

  但是唯有一个不能保护的,就是权贵结合、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集团,这部分人和国家、和党都是对抗性的矛盾。

  特殊利益集团一切非法所得应归还人民

  新京报:这些特殊利益集团是不是现在改革面临的最大阻力?

  胡德平:他们(特殊利益集团)是最大的阻力,也是人民群众和全党要极力打击根除的。虽然这部分人还有势力,但坚决不能让他们得逞,他们侵占人民的财产,侵占国家的财富,应该依法来处理。他们的一切非法所得,都应该归还人民。

  新京报: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力度很大,要清除这些改革阻力,现在走到哪一步了?

  胡德平:十八大后,典型大案要案确实是大胆地揭露了。普遍性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我觉得也基本刹住了。但是,从制度建设、干部培养,包括对当前对抗性矛盾的认识上,我觉得还远远不够。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条路已经指出来了,要真正建设成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我觉得没有两代人的努力是做不到的。一代人算25年的话,两代人就要50年。

  新京报:今年陆续通报了周永康、徐才厚案,你对中央对这两件大案的处理怎么看?

  胡德平:习近平同志说徐才厚的问题时提到,我们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如何从制度上反腐,还有待研究。他们是怎样走到人民的对立面,怎么贻害人民,和党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矛盾,这些经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

  新京报:王岐山说过,反腐治标要为治本赢得时间。最近,国家要成立反贪总局,你觉得治标到治本的时间节点已经到了吗?

  胡德平:我觉得中央在反腐的问题上,推进得非常快,具体措施落实得也迅速,这是真正把反腐当作党内对抗性的矛盾来解决。

  新京报:怎么看反腐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胡德平:反腐是推进改革的一个巨大动力。改革取得那么大的成绩,不能让老百姓不仅没有机会分享,反而利益受损。如果改革是这种结果,群众当然不满意。

        新京报记者 萧辉 关庆丰 朱柳笛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编辑:孔璞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新媒体,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1月13日出版新京报11周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