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王子运河边的安妮之家。《安妮日记》记录了作者安妮·弗兰克1942年至1944年间的生活与情感,而当年她在阿姆斯特丹藏身的房子,按照当年的样子重新布置,被称为“安妮之家”。
图/东方IC


□新京报小记者 蔺小艾 北京四十三中学初一(3)班


□新京报小记者 王涵宇 北京八中初一(4)班


德国历史博物馆是一个以德国当代史为展览主题的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德国1945年以来的历史,但二战和纳粹主题也占据了重要部分。博物馆同时也是德国中小学校开展二战历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新京报小记者 郭美婧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一(14)班


新京报小记者 郭美婧 摄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德国一所学校了解德国二战教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30日至8月11日,新京报小记者二战胜利70周年“德国、荷兰采访团”的18位小记者们奔赴德国和荷兰两国,通过实地走访,探寻二战遗迹,了解战争历史,同时也亲身感受了德国与荷兰的历史文化和教育。

  7月28日和29日两天,作为行前的预热,新京报小记者二战采访团在抗战史研究员张量的带领下,首先前往卢沟桥、宛平城及中国抗战胜利纪念馆参观采访,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为了探索更多历史真相,小记者们随后便踏上了10余天的海外行程。

  探访历史遗迹 直击达豪集中营

  8月1日,也是此次德国、荷兰行的第二天,小记者们来到了纳粹德国三大中心集中营之一的达豪集中营,这是纳粹德国较早建立的集中营。

  Arbeit macht frei是达豪集中营铁门上的标语,意为:劳动带来自由。推开铁门,进入到囚犯们生活的地方,小记者们佩带讲解器、拿着笔记本开始仔细了解这段历史。

  “进入集中营,看到眼前纳粹的各种刑具,以及毒气室、X营房和充满毒气的浴室,我的内心是恐惧和压抑的。”北京日坛中学东润分校五年级学生刘远哲说,集中营的参观使自己更清晰地了解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

  “地上的石头都是裂缝,凹凸不平,可见当时囚徒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恶劣。”小记者、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二年级的吴蓟参观了囚犯们的浴室后说,之前也通过网站和书本了解了一些有关达豪集中营的内容,虽然觉得很恐怖,但还是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深刻。

  此次德国、荷兰行中,小记者们还相继参观了德国历史博物馆和闻名世界的《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生前藏匿过的居所。同时,新京报小记者也走进了德国公立学校,与当地学生进行了交流。

  感受战后经济 参观跨国大企业

  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全面地了解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现状,此行还特别安排了小记者们参观世界顶尖大学——慕尼黑工大;专访德国最权威、发行量最大的报社——南德意志报;走进联合国德国驻地,与联合国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并拜访了国际邮递巨头DHL总部,感受德国企业文化、跨国精英的工作氛围。

  8月3日,小记者们来到了此行一个重要参观地点——南德意志报。当天,报社的运营管理者Martin Lorenz先生用了接近两个小时带新京报小记者参观了完整的报纸印刷流程,并解答了小记者的提问。参观结束时,燕郊八中初二年级的邹欣瑶、北京文汇中学初三年级的刘弘毅、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高天鹊三位小记者代表全体小记者们向Martin先生赠送了从国内带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作为回馈,Martin先生将当天刚刚印刷好的第二天的报纸赠予各位小记者。

  思考战争教育 直面是最好的认错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成功有很多内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联邦政府对军国主义历史长期坚持彻底清算和批判的原则。只有当国家领导层面在发动战争、屠杀平民的罪责问题上站稳立场,政府才有公信力对社会大众普及积极正面的历史教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文沛曾在自己的论文《联邦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中这样说。德国“二战”历史教育发展至今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在新时代开展全民化、多样化历史教育的必要性。这也是此次新京报小记者活动追求的教育方式。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初二年级学生纪芊妍说,从对待错误的方面上,德国和另外一个战败国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一个主动认错,一个想去掩盖事实,令许多人对待德国的看法有了改变。

  “一切不美好的事情都将远去,我们要好好生活,不要再有战争。”小记者刘远哲说。

  一本唤起世界反思的日记

  安妮之家

  地点:阿姆斯特丹

  【背景资料】

  安妮之家是此次行程中我期待的地方之一。博物馆坐落在离市中心不远的王子运河街263号。从外面看,完全是一个现代建筑的样子,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已经有近200年历史的老屋。楼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楼,面向运河;另一部分是后屋,隐藏在主楼后面,四面被楼房包围。

  进入安妮之家,第一个展室的墙上有三个大电视屏,默默地滚动播放着一段几分钟的记录片,想仔细了解播放内容的观众可拿起听筒,有8种不同的语音选择。过道和墙上,间或出现安妮日记的片段,重点位置都有记录图片、文字以及循环播放的记录短片。

  随着人流,我慢慢走进了安妮的故事里。安妮·弗兰克故居是20世纪的畅销书《安妮日记》的故事发生地——犹太姑娘安妮·弗兰克当年躲藏的密室旧址。除父亲外,安妮本人及其全家都在二战中被纳粹杀害。安妮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她两年的避难生活。如今,这个避难所成为了著名的反法西斯和种族主义博物馆。

  走进那扇书架背后1.2米高的暗门时,很多人都撞到了头,很难想象这样的居住环境,安妮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爬上狭窄楼梯,进入一间狭小的房间里,窗户上贴满了厚厚的纸,是当时用来消除外人对存在暗室的怀疑。当得知安妮和其他人住在里面,足不出户,白天必须蹑手蹑脚,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时,我十分震惊,在最该享受自由的童年却无法拥有这一切,我替她难过。

  庆幸的是,安妮用自己心灵撰写的《安妮日记》已经在数十个国家的人民中阅读传诵,她继续活在我们的心中。

  昭告罪恶是为让愚蠢止步

  德国历史博物馆

  地点:波恩

  【背景资料】

  “德国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德国二战以来的历史进程,包括德国第一任总理的座驾,德国政府的第一辆专列等”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德国纳粹罪行十分清晰的介绍,这让我对这个国家不由得产生了敬佩,他们没有掩盖过去那段丑恶的历史,而是告知天下,让后人不要再做同样愚蠢的事。

  之后,我看到了德国人心灵手巧的一面。在德国分裂期间,西德物资匮乏,而他们却用士兵的头盔做成了饭锅,用打仗用的手榴弹做成弹杯。甚至还有士兵家属用军装的肩牌装饰编成了背包。

  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一面墙下,这就是将德国分成两部分的柏林墙。站在这面长155公里、高三四米的墙旁,想象着曾有无数人为了跳出这面墙丧失生命……这无数人中,年仅18岁的彼得给我印象最深。1961年,十八岁的东柏林青年彼得·费希特尔到达墙根翻身跃墙,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儿,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导游说,当时即使是这样的警告也抵不住东德人渴望自由的心,两百五十万人先后逃跑。

  敬佩、尊重的心即使在离开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也没有退散。我终于明白德国为什么在二战后恢复得这么强大。

  不知死,何以知生?

  达豪纳粹集中营纪念馆

  地点:德国慕尼黑市西北约10公里处的达豪市

  小记者德国二战探访之旅,从达豪集中营的参观开始。因为在旅行之前读过一本集中营幸存者的自传,我对集中营的情愫除了好奇外还有一丝丝的恐惧。这个地方,是个地狱,束缚了无数人的自由,也束缚着无数人的灵魂。

  天气并不好,阴霾得很,压得人无法喘息。

  推开禁锢自由和人权的铁门,才能到达囚犯们住宿的地方。巨大而厚重的门,刻着“劳动带来自由”的字眼。我猜,那就是幸存者们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吧。剥夺、束缚、清除,几个词语应该能够概括这集中营的作用。虽然时隔七十多年,当时囚犯们的感受,却依旧通过残存的资料和斑驳的墙壁传达给我。我不知道当年的人们经历的是否比我感受到的可怕百倍,但我知道,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当年的囚犯。

  原谅我堆砌词语的毛病,在参观的时候,依旧想着形容自己心情的词语,然而我发现,我词穷了。就像那天气一样,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压迫着我的神经,让我不得喘气。对逝去者的惋惜也好,对战争加倍的厌恶也好,许多情感汇在一起,便成了我对这集中营的情绪。

  仔细看着那些战争时期的照片,看着曾经存在过的身影。讲解器里解说着照片的故事,多少照片中的身影在刹那间逝去,人的出生大多相同,但是逝去的方式却大为不同。

  不知在哪里听到了一句话:“人都说不知生焉知死,我觉得,应该是不知死,焉知生。”

  不知死,何以知生?因为还活着,所以更加珍惜生命。

  套用日本飞机事故中一位乘客在灾难前写下的话:感谢生命。

  【背景资料】

  达豪集中营铁门上刻着的“劳动带来自由”。达豪集中营1933年建成,是纳粹修建较早、用来关押所谓“政治犯”的集中营,约有20万人曾被关押于此,其中4万多人死于屠杀、饥饿和伤病。1945年4月29日,美国军队解放该集中营。1965年,德国在达豪集中营原址上建立纪念馆,部分保留了集中营的牢房及其设施并展出大量珍贵史料。新华社此前曾报道,据后来对该集中营资料、档案的整理中获知,有4名中国同胞曾在达豪集中营中被关押,其中1人被证实死在集中营。

  ■ 花絮

  吃 一日三餐 肉当家

  主题:了解饮食习惯

  小记者纪芊妍自称是个“吃货”。此次旅行中,她遍尝美食,而在寄宿家庭生活的4天则让她感受到东西方在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德国人的早餐都是面包片,外加一些果酱以及肉片。午饭也是水果加三明治(这种三明治中没有蔬菜,加的全都是肉和酱。)“难道只有在晚上才可以吃到蔬菜来实现营养均衡?”让纪芊妍没想到的是,在寄宿家庭中的每顿晚餐还是以肉或油炸食品为主,唯一的一点蔬菜便是沙拉了。

  “他们天天不吃蔬菜,总是肉、油炸食品和甜点,怎么保证营养平衡?”纪芊妍事后问过导游才知道,德国人很少喝纯净水,大部分时间都喝苏打水,苏打水中有些物质是可以调节这些平衡的。

  行 城市游戏 求帮助

  主题:感受城市氛围

  在此次小记者德国二战探访之旅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德国、荷兰这些欧洲国家的文化、历史。导游大雄特别在行程中穿插了两次“城市探秘”游戏,导游给出任务,小记者们需要通过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

  8月8日,小记者们来到了波恩,在波恩老城中心进行了一次城市探秘活动(口语课堂)。导游大雄把18名小记者分为三组,蔡语涵和郭美婧等六人被分在了一组。

  当天的任务量很大,包括要求学生寻找名人故居、求助一位外国人合影、买汉堡包一起分享、寻找并拍摄留长发的男人等。

  寻找红砖广场上的一个音乐厅,难住了蔡语涵这组成员。费了很大劲才找到红砖广场,“那个音乐厅又在哪儿呢?”小组成员果断决定向路人寻求帮助!“我们问了许多的路人,没有一个会说英语。”蔡语涵回忆,最后,他们看见不远处一长椅上坐着的一家人,看上去慈祥的样子给了他们不少勇气。在用英语询问得知对方会讲英语后,小组人员终于成功获得了帮助。

  住 寄宿家庭 学包容

  主题:体会文化差异

  此行中的4天,每两位小记者要入住一户寄宿家庭,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大部分小记者可按自己意愿组合,但郭美婧、王涵宇、蔺小艾三位小记者的搭档却是被临时调配的。

  郭美婧跟小记者团中年龄最小的孙裕宸分到一个家庭,女主人vega开车接她们入住家中,“住宿地附近是高矮不一的小洋楼。环境不赖。”郭美婧说,虽然主人家9岁的儿子Florian不太会说英语,却“主动上来跟我们拥抱,立刻消除了我们的紧张感”。

  个性开朗的王涵宇与较内向的小记者分到一起。最初,王涵宇有点赌气,也装沉默,“可我发现根本忍受不了不说话。”他们的房间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王涵宇尝试着邀请不爱说话的同伴一块儿玩,最终两人打破沉默,愉快交流起来。“要主动与对方交流,在游戏中收获友谊。”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D02-D0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杜丁 通讯员杨丹(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