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网络欺凌该怎么办?”“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怎样防治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设置了“网络素养”专章,重点强调要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1月31日,来自北京多所小学的三十余名新京报小记者来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通过与法官的交流、采访,了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相关内容和真实案件,从法治层面学会在互联网环境中保护自身权益。


普法活动设在位于朝阳法院二层的第一法庭内,这也是该院最大的一个法庭。当日的普法主讲人为朝阳法院法官助理刘美辰,她给小记者们介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有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加强网络信息内容规划、拒绝网络欺凌、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合理限制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数额、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


“小朋友们有没有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网络诈骗?遇到网络诈骗我们该如何求助,如何正确收集证据呢?”刘美辰还给小记者们讲解了防御网络诈骗的相关法律知识。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刘美辰还列举了许多与未成年人网络相关的违法案例,小记者们也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新京报小记者和法官进行交流互动。曹璐摄


在介绍了一则“网络欺凌”的真实案例后,刘美辰顺势给小记者们讲解“网络欺凌”的概念,并教大家如何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我简单总结四点,不使用语言攻击他人,不曝光他人隐私,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不以暴制暴应对网络欺凌。”刘美辰也告诉同学们,如果遭受网络欺凌,一定要向父母和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也可以拨打热线12355(共青团中央权益部设立的专门面向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热线电话,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援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也要尽可能收集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


到了现场提问环节,小记者们对于法官这一职业充满兴趣,纷纷举手提问。当小记者赵若溪提问法官日常工作中的感受时,刘美辰回答:“朝阳法院是全国审理案件最多的基层人民法院,每个月平均判案约30个,会有累的时候,但并没有觉得辛苦,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当被问到在审判时会遇到哪些突发情况时,刘美辰回答:“突发情况经常会遇到,比如,被告袭击原告,被告人突发疾病等,我们需要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合理合法的应对。”


现场提问环节结束后,刘美辰给小记者们介绍了法袍、审判台和法徽的构成及意义,并邀请小记者们穿着法袍,坐在审判员席位上敲一敲法槌,感受司法的庄严。


新京报小记者

马跃鸣(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左家庄校区)

赵若溪(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曹洋(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潘若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CBD校区)

张婉湘(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