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段的朋辈教育正在探索借助大学生的力量,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学习动力、心理调适、生涯规划等问题。 资料图片

  近几年,加强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带领幼儿园小朋友熟悉小学,初中生带领小学生熟悉中学,进而让中学生和大学生合作课题,了解大学专业设置和研究领域,这些都可以称为朋辈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在高考改革不断扩大选择性增强的今天,朋辈教育更是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在学校实施过程中,朋辈教育是否能真正发挥其调动学习内驱力、增加心理调节能力、提早进行生涯规划等功能呢?

  ▶名词解释◀

  “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

  中学联合大学探索朋辈教育新模式

  “姐姐,原来生物这么有意思,我要不要转学理科呢?”5月16日下午,北师大三附中教学楼的楼道里,高二(6)班一个文科女生和身边的“大姐姐”讨论了近40分钟的生物难题。大姐姐一会儿在纸上画画,一会儿又手舞足蹈地“化身”草履虫,生动地讲述让这个最初愁眉不展的文科生茅塞顿开,甚至对生物产生了兴趣。这位大姐姐是北师大生命科学院的本科生李倩兮,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北师大三附中“朋辈教育”项目的志愿者。

  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的概念起源于国外,最早被运用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教育健康实践中。一直以来,朋辈教育都主要应用于高校教育之中。

  “与以往的朋辈教育项目相比,北师大三附中和北师大合作开展的朋辈教育项目最大的不同是,开创了大学生引领中学生的模式。” 北师大三附中学生处副主任陈建悦主要负责学校朋辈教育项目的执行,她已经伴随这个新型教育合作项目走了3年。

  在项目实施的三年里,每周的固定时间,几十名来自北师大的“朋辈教育”项目志愿者,都会走进北师大三附中的初一、初二、高二等年级,他们会按照中学的需求,分别下到不同的年级、班级,主要任务是帮助小弟弟、小妹妹辅导作业,传授学习方法,分享成长经历,有时还会开展文体和社团交流活动。

  朋辈影响重在解决学习动力

  为何要跨学段进行朋辈教育的实验呢?当初提出这一动议时,北师大三附中校长白计明有三方面的考虑:第一,希望大学生帮助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介绍大学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方向,让中学生可以提前有所了解;第二,希望大学生能帮助中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第三,希望大学生能给中学生,特别是对面临中、高考压力的学生一些心理疏导,帮助中学生开阔眼界,更好地认识、评价以及正确看待自己。

  在白计明看来,让大学生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动力、学习目标、学习兴趣问题,是跨学段朋辈教育的最大价值。因此,该项目对朋辈教育志愿者的选拔也格外严格。

  北师大本科生工作处负责朋辈教育志愿者遴选工作的老师牛通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招募的流程和要求。牛通说,学校一学期招募一次志愿者。每年开学初,北师大三附中会将哪些年级需要志愿者、招募哪些学科专业、入班时间等基础要求报给北师大,北师大本科生工作处随后会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出朋辈教育志愿者的招募令。招募主要面向免费师范生,也有少量非师范生。北师大会在面试前先审核,确保报名者没有发生过违规违纪。面试环节中:首要考量的是志愿者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其次是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第三是考察志愿者的专业成绩以及业务能力是否过硬;最后是看学生是否从事过其他活动,如是否参加过支教、环保志愿活动等等。

  “我接触的这些大学生都积极上进,而且是人品和业务都很优秀。”北师大三附中物理备课组老师田立元说,她也更期待朋辈教育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和中学生进行更多非学科性的交流,比如人生规划、从高中走到大学的得失……她认为,这些内容更容易让中学生引发共鸣。

  发挥朋辈作用指导生涯规划

  目前,已有一些大学生行动起来,让大学生在朋辈教育中更大地发挥生涯规划指导的作用。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郭世隆在四五年前就把朋辈教育的方向定在了生涯规划上。大一时,郭世隆就联合一些其他高校的学生成立了朋辈大学,借助大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给中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指导。

  郭世隆的家乡在福建厦门,大学期间他利用假期返乡的时间,与当地中学合作,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让学弟学妹体验不同学科。相比文字介绍,郭世隆在授课中更注重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某些学科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学科魅力,让中学生产生“心流”体验。

  “朋辈教育更是一种‘互助成长的过程’。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和父母与孩子,或是老师跟学生的沟通是不一样的。朋辈教育能够消除隔阂,更亲切、更自然,也是大学生反馈社会的好方式。” 郭世隆在厦门做了四年,发现受过朋辈教育的高中小伙伴,大学毕业之后又会加入朋辈,继续服务于师弟师妹,形成一个循环圈,“大家这样做都是因为热爱并认可朋辈教育理念。”

  正是因为在从事朋辈教育中获得的成就感,郭世隆在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决定投身教育,他希望将来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朋辈教育的实施和反馈进行量化评估,将朋辈教育推向深入。

  (下转D03版)

  D02-D03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