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问询函的答复应该就会披露客户名称了。”某接近康得新人士此前跟新京报记者表示。但康得新并没有在5月30日发布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披露客户的名称。:事实上,自2012年12月在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系统披露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后,康得新一直以“商业机密”为由不公开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2010年、2011年及2012年1-9月披露的客户和供应商中,多达8家已经注销或成空壳公司。


针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对大额销售退回、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内部控制缺陷等提出的问题,康得新用67页的篇幅一一进行回应,但“不愿意配合的客户”和“失联的相关人员”成为了“关键先生”,让许多问题始终无法有明确定论。


5月20日,康得新南门。新京报记者 肖玮摄。


问题1:去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6.84亿元的主要原因

康得新回应:退货及收入确认方法不恰当造成


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康得新当时的解释是对公司账面原已确认的部分营业收入进行了销售退回账务处理,但年审会计师无法对上述大额销售退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表意见。


深交所要求康得新逐笔列示对已确认的营业收入进行销售退回涉及的具体交易事项,包括发生背景、时间、交易对方基本情况(包括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主营业务及主要财务数据、注册地、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及履约能力。


康得新表示,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第四季度对2018年以前季度已确认的部分收入进行了调减,四季度营收分三块,分别是退货调减收入-15.46亿元、总额法改净额法调减收入-9.24亿元、四季度确认收入7.86亿元,合计-16.84亿元。


康得新表示,公司经过自查,公司与某两家客户为受托加工业务模式,前期公司存在收入确认方法不恰当。并且,由于下半年下游市场不景气,部分客户履约能力下降,在与客户协商后于2018年12月份签订相关退货协议,将货物退回。


康得新进一步澄清,上述退货交易各方不存在关联关系,但“由于相关人员离职或失联,业务资料交接缺失,客户配合意愿较差”,出于谨慎考虑,公司尚不能排除存在个别工作人员违反内控制度进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


对于深交所提问的“是否存在虚构交易事项、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确认不符合条件的收入、收入确认与回款情况相背离的情形”,“相关人员离职或失联,业务资料交接缺失,客户配合意愿较差”托辞再次出现,康得新表示公司尚不能排除存在个别工作人员违反内控制度进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


康得新在《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的回复》甩锅离职或失联的相关人员、客户。


问题2: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全额或大部分无法收回的风险

康得新回应:公司声誉出现严重负面影响致客户回款意愿不强


2018年,康得新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8.65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2.28亿元,审计机构尚未完成对客户的走访和核实,独立董事认为,从应收账款的历史数据和回款情况分析,应收账款全额或大部分收回的可能性不大。


2015年-2017年,康得新应收账款回款比例分别为71.8%、77.5%和74.4%,而2018年则骤降至14.2%。


面对深交所的质疑,康得新称,主要为公司债务危机发生后,公司信用体系及声誉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客户回款意愿不强,公司虽经多种方式催款,收效甚微。


康得新表示,公司正在进一步核查客户回款出现异常的原因,但现有交易资料显示符合一般商业逻辑。


此时,离职人员和不配合的客户再次被推出来“背锅”。康得新称,由于相关人员离职或失联,业务资料交接缺失,客户配合意愿较差,出于谨慎考虑,公司尚不能排除存在个别工作人员违反内控制度进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


问题3:年审会计师对商誉减值准备的准确性无法表示意见的原因

康得新回应:不排除个别工作人员违反内控制度违规操作


2018年,康得新商誉账面原值为5909万元,商誉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为5376万元,年审会计师对商誉减值准备的准确性无法表示意见。


对此,康得新表示,一方面是在2018年年报准备期间,公司陷入债务危机,现金流紧张,公司未能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则继续因“相关人员离职或失联,业务资料交接缺失,导致公司提供的部分材料缺失”导致审计师未能获取相关证据。


此外,对于年审会计师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4.72亿元的准确性无法表示意见。康得新表示,主要是对四季度销售退回的库存商品全额计提跌价准备4.57亿造成的。


再深究,依旧是离职人员的“锅”。康得新称,公司年报发布后,公司对相关存货计提持续自查,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离职或失联,且公司目前正在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调查,虽然现有资料显示相关交易符合一般商业逻辑,但是公司尚不能排除存在个别工作人员违反内控制度进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


康得新在《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的回复》甩锅离职或失联的相关人员、客户。


问题4:说明公司存在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康得新回应:实控人控制了上市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有意绕开内控流程


康得新此前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其中,财务报告存在资金活动内控管理缺陷、销售业务管理缺陷和采购业务管理缺陷。


关于122亿存款去向所牵涉到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康得新表示,公司大股东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单支行与公司签订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经公司新一届董事会通过内部自查发现,该事件违反了《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第6.12条规定的企业开设(注销)账户的审批程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加入控股股东与北京银行签订《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的行为,未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


关于21.7亿设备预付款去向的问题,康得新则表示,公司采购业务管理制度均由控股子公司根据其自身业务情况订立并执行。经公司新一届董事会通过内部自查发现,这笔采购业务未履行相应的供应商开发程序。


康得新进一步表示,该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是实际控制人同时担任了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有意绕开公司内控流程做出决策导致的损失。


康得新在《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的回复》甩锅实控人。


问题5:公司存在对外担保未履行审批程序的情形

康得新回应:11笔对外担保未履行审批程序 相关工作人员违规使用公司印章


康得新表示,公司发现11笔未能履行审批程序的对外担保,合计担保金额近52亿元。康得新表示,其中9笔担保,由于债券违约,银行债权人委员会要求实施资产抵押担保,同时政府协调担保公司为公司提供融资担保,并要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资产进行反担保,为了缓解当时公司的偿债压力,时间紧迫,因此未履行规定的审议程序。


但对于担保金额分别为4.8035亿元和9.8270亿元的另外两笔未履行审议程序的担保,康得新则表示,在2019年5月20日收到(2019)京04民初458号案件的应诉材料之前,公司现任管理层对该两笔担保并不知情。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笔担保的被担保人均为康得新控股股东康得投资集团,且只有这两笔担保出现了债务逾期情况。


康得新表示,经公司自查,目前对该担保事项的初步结论为:相关工作人员违规使用公司印章,完成了相关存单的质押担保。公司已向被担保方(康得投资集团)及起诉方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了商务函,说明了该担保的无效性并要求起诉方撤销对公司的诉讼请求。


新京报记者 肖玮 编辑 陈莉 校对 吴兴发


记者邮箱:xiaowe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