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人畜混住、牛粪摞成一米来高的牛粪墙,一旦下雨,村子里的人两三天都出不了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勐冈村是个传统的布朗族村寨,五年前的这里还是上面提到的景象,遍布满村的垃圾似乎把寨子给“糊住”了。2015年,一直在外打工的玉新拉回到家乡,她与自己的法国丈夫一起,手把手教村民垃圾分类,也亲自将布满垃圾的水塘变为湿地。让这个曾经牛比人多,无处落脚的布朗族村寨揭开了“糊住”未来的障碍,有了不一样的明天。

 

现如今勐冈村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受访者供图


被垃圾牛粪堆满的村寨

 

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镇的勐冈地处山区,海拔1400米,这里竹林、水稻、甘蔗地沿着青灰色的水泥路一路延伸,一望无际,几百间灰顶房屋错落有致,靠近水塘的几间房还能倒映在水里,映着蓝天白云,景色美得似画。而仰仗四季如春的温暖,那些长青的植被更把这个村寨装点得像山水花园。很多去过勐冈的人毫不吝惜对它的赞美,说这个布朗族村寨是自己理想的桃源。

 

可又有谁能想到,时间倒退四五年,这里的牛粪多到让人无处下脚,目之所及遍布垃圾。

 

几年前这里牛粪多到让人无处下脚。受访者供图


2014年底,在外打工漂泊20年的玉新拉结束自己徒步向导的职业生涯,回到这个养育自己长大的小村寨。她回忆起当时村落的面貌,用了多个“很”和“非常”来描述,“村落环境很差,原本的水塘因为遍布垃圾,非常脏。而路更是非常难走,我们村寨距离乡镇只有十七公里,但这段路因为都是没有经过硬化的土地,一般交通工具的轮胎会陷进泥土里,村民要是去乡镇,需要走三四个小时,要是赶上下雨天,两三天内就别想出门了。”


玉新拉还讲到一件事,她说根据当地在寺庙祭拜的习俗,虔诚的村民需在凌晨前往寺庙,但道路崎岖不平、深深浅浅,再加上村里没有路灯,年老的村民曾在步行途中摔倒骨折。

 

另一方面,玉新拉说,勐冈是远近闻名的养牛村,从前村民们养牛只是为了犁地耕作,后来牛越来越多,一个不到700人的村落,牛却已经超过1000头。五年前玉新拉回到村里时,村民们仍旧保持着人畜混住的状态,不仅村民家里与臭味相伴,就连村里的路基上,也布满40厘米厚的牛粪,有的人家院落中还堆着超过1米高的牛粪墙。村寨内其他垃圾也随处可见,几乎每一处树下、竹林旁,包括村内的水塘,都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

 

曾经村子里垃圾随处可见。受访者供图


实现非凡的景色需要改变

 

“你们村寨这么脏这么乱,为什么大家不能齐心协力把环境搞好?或者为什么不找政府去协助你们?”这是玉新拉的丈夫在得知勐冈困境时对妻子的建议,也是勐冈发生改变的起点。

 

玉新拉与自己的这位法国籍丈夫相识于西双版纳,丈夫醉心于西双版纳的景色,却也心碎于妻子家乡在“垃圾围城”后原本美丽的景色难以重现。“除了丈夫,还连带着我曾经在当徒步向导时遇到的一些国内外的朋友,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建议,在他们眼里,如果家乡的村寨能够改变面貌,将会是拥有非凡景色的地方。”

 

玉新拉确实去做了。玉新拉的妹妹是村里迄今为止唯一的大学生,早在玉新拉回到家乡的前一年,她便开始向妹妹求助请教,向政府部门写信介绍家乡情况,表达希望修通道路的期盼。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开始一遍又一遍往返于县环保局、旅游局,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布朗族文化研究学者,西双版纳贝叶之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娟到现在还记得,自己与玉新拉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原勐海县的环保局,当时穿着一身布朗族传统服装,热情开朗的玉新拉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布朗族的人其实一般都会特别内向,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服饰,但出了村寨会换成普通服装。但玉新拉不同,她非常热情,会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村寨,邀请别人去做客。她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又是为了改变村寨的环境而来,所以当时我们都觉得很惊讶。”

 

李小娟几乎见证了勐冈全程的改变。她提到,勐冈作为周边唯一的古老的布朗村寨,这里的人其实并非是不重视环境,也并非有糟糕的生活习惯。李小娟说,最初村民们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直接扔进水塘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材料的使用,导致这里有了村民们无法通过原始方式就能降解消化的垃圾。

 

虽然在玉新拉讲述中,提到将牛粪收集起来,一部分作为废料一部分拿去卖掉、把牛迁出村落统一饲养、号召村民们去捡拾垃圾分批分次运往村外的垃圾处理厂。这些像是分分钟就能办成的事儿,在李小娟看来,其中的过程充满文字和语言都无法复刻的艰辛,“那时候收拾水塘的垃圾,玉新拉会自己跑到水塘里面把垃圾捡出来。之后她还呼吁村里人去和她去种树,但等了一天,一个人都没有来。”

 

手把手教会村寨垃圾分类

 

玉新拉很少提这些。回到家乡,玉新拉说是因为自己和丈夫想过田园生活,本质上是自己需要勐冈,回来后发现,家乡也需要自己。

 

村民对这个外出打工又回到这里的姑娘有很多期待,这期待让玉新拉在返乡后的第二年成为了村民组的副组长,然而勐冈不只需要带头人,还需要村民的行动力。

 

玉新拉为了让大家都动起来费了不少嘴皮子。村民们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田间水稻、甘蔗、茶叶的种植,“最初只能不断劝导村民,如果村子环境差,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后来还请了老师来讲课,玉新拉说村民们淳朴也好学,对于来自外界、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心怀敬畏,所以他们的建议也更容易被接受。

 

村民家门口的三个小竹筐,用来进行垃圾分类。受访者供图


2016年7月,勐冈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到如今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三个小竹筐,竹筐样式不同、有大有小。“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会竹编手工,最初的分类垃圾筐都是出自村民之手。”与最近几个月让城里人就头大的“垃圾分类”分类方式不同,玉新拉说竹筐只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以自然降解的垃圾三类,简而言之便是可以卖钱的金属废品、无法被土壤环境消化的塑料、果皮厨余垃圾。

 

但这对于村民们来说也并不容易,玉新拉坦言其实这样的垃圾分类也不算细致,很多村民在最初执行时也会搞不清楚类别,“其实最开始做这个事并没有想到能细致到哪种程度,而是希望能让大家有这个意识,剩下的我们再慢慢去教他们就好。”

 

除了自己手把手去帮助村民做垃圾分类,玉新拉说,自己的法国先生也帮了不少忙。布朗族的衣物摆放习惯是所有干净和穿过的衣服都晾在一起,玉新拉说自己的先生会直接上手告诉村民衣服应该怎样摆放,家里的内务怎么做才能更整洁。“他的中文不算特别好,但是正常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在村子里住的时间长了,碰到比较熟悉的村民他也会直接到人家家里去帮忙,不只是垃圾分类,还会教村民怎样收拾内务。”

 

现在,村寨中134户人家被分为了10个小组,每星期都有一个小组“值班”,负责在这7天里清运全村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三次,而这些垃圾最终将会被送至定点的垃圾焚烧炉。

 

从垃圾村到新试点

 

勐冈能够拥有垃圾焚烧炉,得益于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扶持,以及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实施。与此同时,县级部门还在这几年间为勐冈安装了20盏节能路灯、垃圾池、篮球场,配备了清运车辆,修建了水泥硬化道路和排水沟。

 

与李小娟一样,原勐海县环境保护局,现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局长赛勐,想起在几年前第一次见到玉新拉时也用“惊讶”来形容,他说玉新拉当时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诉说了勐冈的状况,想知道勐冈能够获得些什么样的支持。赛勐说,在此之前,没想过村小组的干部会这么主动来寻求帮助改善环境。

 

“我们在基层工作很多年,能够感觉到如果有些事情想要做好,其实最需要的是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要有带头人。”在赛勐看来,玉新拉“见过世面”,也“有想法”,正好当时县里在做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在经过实地考察后,县环保局便给了勐冈,也是给了玉新拉这个机会,把一部分项目资金拨给勐冈,把这里作为试点村落。

 

赛勐也知道要想让村民有积极性并不容易,“但是玉新拉有办法。最初是她自己出钱在村里的小卖部购置了一些油盐酱醋,号召村民利用可回收的垃圾去换,百姓也就越来越支持她的工作。”

 

勐冈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曾经遍布垃圾的水塘成为了小的湿地公园。受访者供图


现如今的勐冈户户有花,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赛勐介绍,村庄除了曾经的水塘,还建起了氧化塘,处理生活污水,“表面看上去只是几个小湿地公园,但实际上是通过新修的沟渠将居民的生活污水集中在了一起,然后利用植物藻类处理掉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赛勐觉得,勐冈抓住了改变村庄命运的机会,在少数个体的带动下,村民一起完成了从“牛粪村”到“花园村”的突围,这些勤劳朴实的布朗族村民为家乡挣得了好的未来,也给更多古老的、囿于环境困局的村落展示了一种改写村庄命运的可能。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