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公元前1500年的新疆“小河公主”,罕见赴京展出。与她同来的,还有“营盘男子”服饰、伊犁铜武士像、镶红宝石金面具等著名新疆文物。

 

11月1日,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将推出年度大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


“小河公主”展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由北京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展期至2020年2月28日。展览汇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木木美术馆等11家机构的70件(组)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厚重历史。

 

看点1

“小河公主”罕见进京

 

著名的“小河公主”此次罕见赴新疆外展出,由于对干湿度有极高要求,“小河公主”将被置于特制的展柜中。


“小河公主”是公元前1500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小河墓地11号墓主人,2003年在罗布泊小河遗址发掘出土。出土时,这件干尸仍面容娇好,体态丰腴,全身涂抹乳白色浆状物,经检测为乳酪。


展厅中还原了“小河公主”墓葬的环境。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柜中“沉睡”的“小河公主”头戴白色圆毡帽,颈部佩戴缀有珠饰和羽毛缨的红毛绳项链,身体用一件宽大的白色毛织斗篷包裹。斗篷外挂着的3包麻黄枝,是研究中国中医药学、外科手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据策展人介绍,此次展览不仅展示“小河公主”,她的船棺、男根立木、女阴木桨等将一道展览,展厅中还原了墓葬的环境,甚至围绕船棺的沙子,也是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营盘男子”服饰。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看点2

“营盘男子”服饰出现古希腊爱神形象

 

“营盘男子”服饰出自汉晋时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营盘墓地,墓主衣物品质精美,保存良好,色泽鲜艳。

 

这组服饰出自营盘墓地15号墓。墓主人男性,约25岁,遗体已成干尸。头枕鸡鸣枕,面戴麻质面具。身内着淡黄色绢袍,外着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毛绣长裤,足穿绢面贴金毡袜。

 

值得注意的是,墓主人所穿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袍上纹样对称规整,每区上下六组,横向布置对人纹或对牛、对羊纹等典型的波斯图案,当中用横排的无花果树或石榴树隔开。

 

其中的人物都是裸体男性,卷发高鼻、肌肉发达、肩搭披风、手执兵器,两两相对作演武状。研究表明,应该是古希腊爱神厄洛斯(Eros)形象。整体纹样体现出古希腊、波斯两种文化互相融合的艺术特征,充分说明了新疆地区文化交融的历史。


红袍上的裸体男性人物,据研究是古希腊爱神形象。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看点3

《三国志》写本残卷证明中原文化迅速传播

 

展览中展出的一幅《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出土于吐鲁番鄯善县安乐古城南佛塔。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之前的短短二十年内就已传入新疆,系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实物。

 

迄今为止,新疆共出土过两件《三国志·吴志》写本残卷。第一件于1924年鄯善县出土,残存《虞翻传》至《张温传》部分内容,共80行1900余字。原件流入日本。第二件即此件,1965年出土于吐鲁番安乐古城南一处佛塔遗址的陶瓮中,存41行570余字。

 

这两种《三国志》写本的字体都比东晋、十六国时期简纸所见的字体更早,应该写于西晋时期。也就是说,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之前的短短二十年内,《三国志》已传写入新疆,可见当时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深。

 

经鉴定,新疆出土的晋唐时期的纸本和敦煌出土古纸一样,均使用中国传统造纸原料。此件《三国志》写本残卷使用本色加工麻纤维帘纹纸,质地精良,很可能就是古代著名的“左伯纸”。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看点4

阿斯塔那古墓群代表性文物现身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掘的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近500座墓葬,出土的各种文物达数万件。这些墓葬主人以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


傀儡俑。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中展出了部分来自阿斯塔那的文物,如傀儡俑。该俑用木头分别雕出头部和胸部,臂膀用纸捻成,头戴黑冠。这种木俑便于表现各种舞蹈动态,衣着真实,宛若真人。唐代文人罗隐在《木偶人》一文中谈到傀儡的制作时说,“以雕木为戏丹艭之,衣服之。虽狞勇态,皆不易其身也”。

 

此外,展览中还展出了来自阿斯塔那的《托盏侍女图》等文物。

 

新京报记者 倪伟 协作记者 浦峰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