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代表着对来年幸福平安的祝愿,在很多地方,年画也被称为门神画。在河南周口市的川汇区,当地的周家口年画正是门神画的代表。其传统的年画内容中包含门神、灶神、马王爷等民间传说,当地人逢年过节时也都有贴年画的传统。始于清朝的周家口木版年画,传承至今已是第七代,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据传承人夏明月老人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这种技艺曾中断过一段时间,并在随后的30年时间里鲜有人见过。如今,周家口木版年画依然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一幅年画往往需要5大步骤,其中的刻板更是多达5个。


曾十年没再碰木版年画


位于河南周口市川汇区的关帝庙,每日到此上香的人络绎不绝。除了诚心祈福,许多人还会到庙内东侧的一所房间,来欣赏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制作。对年轻人来说,这种年画十分新鲜,是记忆中所没有的。但老一辈人知道,这才是老周口的熟悉味道。


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命名源自当地的古代名称。过去的周口市川汇区名为周家口,地处沙河、颍河和贾鲁河交汇处,水运发达。三条内陆河的开通,使得周家口成为历史上重要的南北物资集散地。


陈列年画的房间很大,但常住于此的只有夏明月一人,他是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家口年画的第六代传人。今年75岁的他,保持着“早八晚五”的生活作息,关帝庙开门时来,闭馆时离开,这个“工作地点”离家还有10公里。


“从小就学,跟着父亲、爷爷,家里面的几辈人都是干这个的,到我这里是第六代”。夏明月告诉记者,自己18岁学成后,开始独立制作木版年画,一来是家族传承,二来也算学个手艺养活自己。但在上世纪60年代末,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发展却被迫停了下来。


据夏明月介绍,由于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创作内容以各类神仙为主,如门神、灶神、马王爷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内容被禁止了,“很多木版都让烧了,这个做不了了,我就去参军,一直到1979年退伍。”


结束军人生涯的夏明月回家种起了地。十年没碰木版年画了,却还是忍不住重新将这些手艺拾起来。农活儿不忙时就刻版,虽然手有些生了,但一点点也算找回了以前的感觉。家就是他的创作室,只是除了临近的村民外,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老年画又回来了。


就连一直从事篆刻类工作的于建军也表示,周家口木版年画过去只是听过名字,并未见过实物,更不知道谁还会制作这些。如今,作为夏明月的徒弟之一,于建军已成为该项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


有了工作室 多了俩徒弟


夏明月如今的“工作室”陈列十分简单。一进门摆有一张桌子,上面有包括木版、刻刀工具、彩笔等创作工具。墙上挂有几幅周家口木版年画的经典形象,另一侧的大桌子上,摆得满满的都是已刻好内容的木版。他说虽然这房子是木质结构的老建筑,不能用电,屋子里冬冷夏热,但能有专门的年画制作房间,自己特别满足。


屋内摆放着许多制好的木版。受访者供图


周口市关帝庙民俗博物馆馆长王丽亚介绍,自己也是在2011年才第一次见到夏明月。当时,周口市内举办了一场非遗展览,在展室一个的角落里,她注意到了夏明月和他的木版年画。“这种年画,过去我们有在市内的博物馆进行收藏,但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一直没找到,当时看到夏师傅就去随便聊了下,结果发现还真是原汁原味的周家口木版年画。”


说起这事,夏明月表示,当时听说了一个可以展示手工艺的活动,想着能让更多人知道木版年画,自己便蹬着三轮、拉着一车的年画和木版过去了。没想到这一去还真有收获,第二年就在关帝庙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同年,也是根据当地相关部门协调,于建军和任振强成为了夏明月的徒弟,承担起对木版年画的传承工作,他们两人原先分别从事篆刻与绘画工作。王丽亚说,这也是出于对传统手艺的保护,希望能将这类非遗手艺不断地传承下去。2015年,周家口木版年画正式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门神过时 当下以历史故事为主


“门神、灶神、马王爷等一些传说中的神明,这些都是过去年画最主要的内容”。


在房间的正中间挂有两对、四幅木版年画,夏明月介绍,这是过去最经典的两幅。屋中挂着的是复制品,原件已在当地博物馆进行保存。其中一对年画的典故是“五子丰登”,寓意为希望家里的孩子高中状元,有一个好前途。另一对则为“马上鞭”,“类似秦琼、尉迟恭的门神形象,但是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其实来自封神榜,寓意也是辟邪、镇宅。”


墙上两对经典年画,分别为五子丰登、马上鞭。新京报记者张羽 摄


据夏明月介绍,周家口木版年画一般成对出现。过去人们常在过年期间准备年画,既有贴于门上的门神,也有贴于灶台一侧墙上的“灶王爷”,包含着对新一年的各种愿望。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相比一些地区的传统年画作品,周家口木版年画的颜色似乎更为丰富,而且在用色上更为大胆,用上了其它地区相对少见的绿色、紫色、亮黄色,根据人物形象这些对比明显的颜色铺陈在同一幅画面上。在人物的塑造上,有些形象甚至算得上夸张。


夏明月说,年画用色丰富,这是周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所致。由于当地属于中原地区,周家口木版年画的一些特点反映了当时的风俗、风貌。“形象硬朗、线条粗犷、用色丰富,这算是周家口木版年画最大的特点,有些地区的年画能看出颜色的渐变,两种颜色相交的地方比较模糊,有种朦胧感,但这边的年画,特点就是颜色界限分明。”


而除了经典的年画形象,记者还在房间内看到了如关羽、寿星、观音以及小孩子等内容,这些形象其实不属于传统的周家口年画题材。


对此,于建军觉得,年画的创作内容其实和市场需求、创作环境紧密相关,更直白些说,便是看哪些题材卖得更好。“过去人们对年画的需求很大,不仅是逢年过节,基本上画坏了就会换,相当于一个消耗品,但现在不一样了,机器做的永远比人更快,现在还在坚持木版年画的制作,更多地是作为手艺、工艺传承。”


夏明月(左)与徒弟于建军(右)。新京报记者张羽 摄


在内容上,门神、灶神的传说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核心,周家口木版年画,这两年也少了些烟火气。不光是城市,就连夏明月所在的乡镇中,很多村民过年时也常常把年画这一传统给忘在了脑后。


夏明月告诉记者,目前自己除了制作一些传统内容的木版年画,更多时间是以关帝庙内的一些形象、故事搞创作。“关羽、观音这些形象,还有庙内石碑上刻有的二十四孝故事,这些都是重新学着刻出来的木版。”


夏明月在刻线制作木版年画。受访者供图


十分木版年画 刻版占九分


夏明月有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的是他用来制作木版的刀具。其中大多数都是他自己手工制作而成,一根木柄插有一把钢刀,有些钢刀外侧则是缠了一圈塑料布便于拿握。


虽然目前市面上随处可买到篆刻、雕刻用的工具,但夏明月觉得都不顺手。他表示,自己制作的这些刻刀都是按照过去的样子重新制作,“握着舒服,也使得上劲儿,这都没卖的。”


夏明月使用的刻刀多是自己制成。新京报记者张羽 摄


对刻刀工具的执著,是夏明月从事木版年画制作以来一直的坚持,刻刀用的顺手,对木版的刻画也能更加细腻。有些刻刀用来线条的刻画和加深,有些则专门用来剔除不需要的木屑。


据了解,制作一张周家口木版年画往往需要5步,选材、开板、雕刻、印刷、上色,如此完成后再进行装裱。其中的每一步都很有讲究。


夏明月介绍,自家木版的选材主要来自于梨木,这种木材材质较细,便于刻写,同时能够较好地进行长时间保存。以屋内摆放的木版为例,其中许多都有超过30年历史,木版也已变黑,它们都是夏明月在退伍回家后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的。据他讲,过去父辈所用的木版许多甚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祖上代代相传。可惜的是,由于此前许多木版被迫埋于地下,再挖出时,已被腐蚀,木版上的人物线条十分模糊,再也无法用于制作年画。


曾经埋着的木版一部分被存于关帝庙博物馆中,但已无法使用。新京报记者张羽 摄


在经过选材和打磨之后,便是整个环节中耗费时间最长、也最复杂的一个环节,雕刻。“一副年画制作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时间,其中木版的制作应该占了29天,最后的上色很快”。


而夏明月所说的也仅仅是一块黑线版,上面主要雕刻的人物的线条。若要算上用来上色的木版,这个时间还需要延长一个月左右,“颜色版相对容易一些,就是根据不同颜色需要刻着色点,一般一副彩色年画至少有5个颜色,就是说,我们要制作5个不同颜色的木版。”


接力传承 手艺免费教


采访时,不少游客在夏明月的工作室进进出出,他们觉着屋内的木版、工具、年画都十分新鲜。有的游客会在现场直接购买年画,像一副大小约4尺的年画,价格大概在200元。


“价格高了,但是买的人不算多,拿这个养活自己很难”。于建军从2011年开始便跟着夏明月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由于原先从事雕刻类工作,于建军学习的很快,但期间手上也没少留下伤口。


“以前是小刀,刻的也是石头章,现在木版明显更大,刻几刀,手就酸了,开始学时也经常跑刀,刻坏了一点,一块板可能就废了”。


由于依然在经营着篆刻工艺品店,于建军表示多数时间还是忙自己的事。在休息时间会拿出木版进行制作、练习。对于此后的传承工作以及传承方式,他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学习,并且有耐心学习,这些手艺都是可以免费教的,但找到这样的人确实不容易。


夏明月本希望能将手艺继续在自家传承下去,但孩子们并不接受。相比一份手艺,一份稳定的工作似乎更为现实。“以前卖年画,虽然一张就几毛钱,但是买的人多,也能作为一份收入,现在卖的价格高了,虽然也有人买,但终究不能算一份稳定收入。”


如今,夏明月每月可以从博物馆方面领到1000元的工资,不愁原材料的他每天做的就是不断的创作,工作累了便在庙内转上一圈,再回到桌前。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还是喜欢这个,不然我也不会一直做,这么好的东西不能消失了,就希望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