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曾因“缬沙坦杂质事件”遭欧美封杀的华海药业,虽然此后恢复了欧洲出口资格,但近日又因此事遭巨额索赔。5月14日,华海药业股价大跌,截至收盘时,为26.93元/股,下跌8.09%。


5月13日晚间,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瑞士公司山德士制药及其下属六家公司以“华海药业供应的缬沙坦原料药杂质问题”为由,向华海药业索赔1.15亿美元。

 

公告显示,山德士公司及其子公司认为,华海药业违反与其签订的《框架供货协议》项下的义务导致其遭受损失,向位于德国汉堡的中欧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请求华海药业赔偿山德士及其六家子公司因杂质事件所遭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损失,包括已发生的以及部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其中主要组成部分为因该产品的销售损失所导致的利润损失约6840万美元),赔偿总额约1.15亿美元。

 

2017年度,华海药业出售给山德士及其下属公司的缬沙坦原料药合计金额约为531万美元;2018年1-6月,出售给山德士及其下属公司的缬沙坦原料药合计金额约为673万美元。华海药业表示,自缬沙坦事件发生以来,公司积极与客户沟通解决补偿相关事宜。截至目前,遵循原料药供应业务的商业本质,根据与客户签署的供货合同等商业协议和有关法律法规,公司与除山德士外的其他大部分客户已达成共识,就其召回产品的相关直接成本进行适当补偿,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或做了相应的安排。

 

目前,上述仲裁案件实体审理尚未开始,仲裁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华海药业表示,将聘请专业律师团队代理应对该仲裁案件,在尊重客观事实、分清双方责任的基础上,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事件回放:

 

缬沙坦事件致华海药业2018年净利润大幅下滑


2018年7月5日,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公告称,正在审查含有缬沙坦活性物质的药物。其原因是因为华海药业在提供给欧洲市场的部分缬沙坦制剂的原料药中意外发现杂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亚硝基二甲胺是一种致癌物,根据相关科学文献中基于动物实验的数据显示,该杂质含有基因毒性。

 

2018年7月6日晚,华海药业发公告称,在发现情况后,公司停止了现有缬沙坦原料药的商业生产,暂停所有供应。7月15日晚,华海药业称,决定对在美国上市的使用华海缬沙坦原料药的制剂产品从药房层面进行主动召回。同时,华海药业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让新工艺能够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杂质亚硝基二甲胺。

 

华海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提及,受缬沙坦事件影响,原料药销售困难重重,营收只同比增长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83.18%。在缬沙坦事件应对过程中,公司的质量研究团队高效完成了NDMA方法开发和验证,以及上万批次的产品质量检测,为后续各板块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了应对缬沙坦杂质事件的影响,华海药业加大市场维护和“危机处理”力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3.08%。

 

2019年,缬沙坦事件影响仍在持续。华海药业在2019年年报中称,受该事件影响及集采推行影响,公司营收只同比增长5.7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29.78%。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18年计提了缬沙坦杂质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集采中标等因素影响所致。

 

2020年第一季度,虽然疫情横扫全球,但华海药业的营收和净利润仍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30.98%、62.74%。在业绩向好的情况下,缬沙坦杂质事件的阴影仍未消散,此次再遭巨额索赔,或对华海药业2020年业绩造成影响,不过华海药业表示,由于仲裁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亦无法准确判断上述事件对本期利润及期后利润的影响。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