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天是“三伏”最后一伏的开始,尽管暑热有所消退,“秋老虎”依然威力十足。北京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徐洁提醒大家,此时早晚温差较大,极易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症状,人们在清淡饮食的同时,可以食用具有健脾益胃的食物。


健脾益胃 饮茶祛湿

 

进入末伏后,气温高的同时雨水较多,人体常处于湿热环境中。如果脾伤于湿,会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体弱倦怠等症状,需格外注意。


徐洁介绍,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可以适量食用茯苓、芡实、山药、薏米等健脾益胃,也可饮茶“祛湿”。“体质燥热,经常口干舌燥、喉咙干痛的人,可以适当饮用绿茶,有祛燥湿、降火的功效;体质虚寒的人,可多饮用一些偏暖性的茶,如普洱熟茶,不仅能够调和脾胃,还能助消化、去油腻。”


作息规律 养护血管

 

“进入末伏,白天气温仍然较高,人们容易产生焦躁、烦躁等情绪,出现‘情绪中暑’。”徐洁认为,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血气运行,心情不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徐洁提醒,日常生活中应规律生活,养护血管。“按时就餐对血管健康非常重要,还要多吃些利于清洁血管的食物,如富含叶酸的绿叶菜、豆类、富含β葡聚糖的燕麦等;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午睡;少吃生冷食物,保护胃肠的同时也在保护血管。”徐洁解释道。

 

适量运动 微汗为宜

 

末伏后,饮食宜清淡。不吃过多的油腻、高脂、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水果多饮水。徐洁建议,日常饮食中主食应以稀为宜,可多食用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粥品,既可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又能增进食欲。

 

徐洁指出,该时节进行户外运动应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运动结束后切勿饮用大量冷饮,以免引起胃黏膜强烈收缩,降低胃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也应避免猛吹空调,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