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公布。《建议》对金融领域发展做出若干部署,全文共16次提及“金融”。其中,《建议》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建议》对银行金融机构提出了未来工作的要求和方向。作为中小银行的领头羊,北京银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和中国经济一起成长。在今年疫情期间,北京银行积极落实有关政策要求,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创新产品服务、增强金融普惠性等方式,携手受困企业共克时艰。截至9月末,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899亿元,较年初增加186亿元,增幅26.2%,比全部贷款增速高出15.4个百分点,增量占比达到15%。普惠小微客户数达到2.34万户,较年初增加2478户,增幅12%。


北京银行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的300个“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打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米”。受访者供图


支持实体经济


至9月末北京银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增121%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明显回暖。不过,受海外疫情、贸易摩擦、订单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处境仍然较为艰难。数据显示,10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9.4%,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荣枯线以下。帮扶受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


疫情期间,为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央行相继推出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银保监会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作为中小银行的“领头羊”,北京银行一直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疫情期间,北京银行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全力用好、用足专项政策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政策“雨露甘霖”直达受困企业。


一是落实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截至9月末,北京银行累计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236亿元,在北京地区同业排名第一。其中,运用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发放贷款35亿元,运用5000亿元支小再贷款发放贷款52.4亿元,运用1万亿元普惠型再贷款发放贷款72.3亿元,累计操作再贴现76.8亿元。


二是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按照“应延尽延”的要求,6月以来,北京银行对普惠型小微企业延期还本75.9亿元,延期率62%,排在全国地方法人银行前列。


三是落实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政策。截至9月末,北京银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31亿元,较年初增加17亿元,增幅121%。


四是用好抗疫小微金融债政策工具。北京银行先后发行两批共计460亿元小微金融债,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抗疫主题小微金融债。截至9月末,相关资金已全部用于支持发放小微贷款,在疫情紧迫形势下,为受困小微企业送去了金融活水。


五是落实减费让利、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要求。北京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FTP优惠50个BP,并将普惠金融贷款相关指标考核权重提升至15%,从制度层面保障小微业务有序开展。今年1-9月,北京银行对公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为4.68%,较去年同期新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0.63个百分点。


创新产品服务


助力科技企业、文化企业“战疫”


目前,我国有小微企业3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8000多万户,其中在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20%。这意味着还有相当数量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未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此外,小微企业在续贷过程中,往往还要面对“过桥”“倒贷”等难题。在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资金链条更加紧张,“首贷难”“续贷难”问题尤其凸显,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为破解“首贷难”“续贷难”,北京市大胆探索创新,于2019年率先成立小微企业续贷中心,为小微企业现场提供续贷受理及其他金融服务。今年4月1日,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通过中心的撮合服务,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取“首贷”,打造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北京样本”。


在今年疫情期间,为缓解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北京银行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创新推出“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三季度末,累计发放62.4亿元,支持众多科技企业“战疫”。携手中关村担保推出“关心保”、携手国华文科担保推出“科创加速贷”等专项产品,纾困科技型小微企业。联合北京科创基金推出“战疫”融资举措,为其被投企业提供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


除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也一直是北京银行的特色。疫情发生后,北京银行加大文化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疫情期间,北京银行研发推出“京诚贷”专属产品,专注服务受疫情影响临时停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小微企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企业,以展期、续贷等方式提供信贷资金无缝衔接。截至9月末,累计发放“京诚贷”2703笔、256亿元。此外,针对北京地区餐饮、文旅企业数量众多,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情况,联合人民文旅及人民美食发展联盟,共同启动“京诚贷——文旅餐饮振兴扶持专项计划”,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100亿元,首批北京地区支持资金50亿元。


据北京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641.9亿元,较年初增加75.6亿元,其中北京地区贷款余额1088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76%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文化金融贷款余额691亿元,较年初增加51.88亿元,增速达8.1%,累计为近8900户文创企业提供贷款3257亿元,市场份额始终位居北京市首位。


增强金融普惠性


至三季度末发放个人普惠金融贷款近400亿元


此次《建议》提出,增强金融普惠性。实际上,近年来,在多重政策的支持下,不少银行将普惠金融列为重点工作。五大行均已挂牌普惠金融事业部,而一些中小银行也在将信贷倾斜至普惠金融业务。


作为一家定位北京、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的银行,北京银行在“三农”等领域做了很多尝试,在践行普惠金融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早在2014年,北京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富民直通车”特色惠民金融服务品牌,包含“富民卡、富民贷、富民通”三大产品体系,分别满足郊区农民“理财”“创业”“支付”三方面核心金融需求,为农户提供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


2016年,北京银行联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相关部门,依托“富民直通车”特色惠民金融服务这“一个品牌”,融合线上、线下“两类渠道”,通过“三大举措”——建立政策互通的担保机制、搭建资源共享的产品体系、构建无缝衔接的结算网络,实现京津冀三地政策、服务、经验、客户的“四个互通”,真正打通三地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最后一公里。


在今年疫情期间,北京银行继续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力度。疫情暴发后,北京银行迅速对客户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实际经营困难与需求,在一周时间内设计推出专属信贷方案“赢疫宝”,通过设置专人专岗、主动对接客户,开设绿色通道、规定审批时效,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审批放款,以展期、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提供信贷资金的无缝衔接。同时,北京银行细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客群和市场,推出“应急贷”、“房供贷”、“房产贷”、“车供贷”四款产品,从客户历史表现、收入流水、资产负债等多维度考察客户资质,原则上单笔上限50万元,贷款利率、额度和还款方式可差异化设置,在简化申请资料,提升审批效率的同时,落实尽职免责政策,实现“批量营销、快速办理、快速审批、快速放款”,满足小微企业主“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三季度末,全行发放个人普惠金融贷款近400亿元,有效帮助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渡过疫情难关。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陈莉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