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代餐食品市场存在产品营养不均衡、配方不科学、质量良莠不齐、使用方法不规范、夸大宣传等问题。原因之一是缺乏代餐食品国家标准,也无代餐食品这一产品分类,亟须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相关国家标准的立项和研制工作。”在11月15日-11月16日举行的“探索肥胖解决方案-代餐和轻食趋势与创新大会暨膳食纤维与健康会议”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月欣教授指出上述问题。

 

据中国营养学会2019年11月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中的描述,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的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膳食,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


代餐的优点是简单、可耐受,有助于减少和维持体重。来自牛津大学一项代餐对体重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显示,在持续一年的干预研究中,在不同对比情况下,代餐可以减少更多的体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针对超重肥胖者的体重控制方式,应用于社区及健康管理机构。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2018年,85%的消费者从淘宝购买代餐食品的目的是减肥(健身)。据欧睿国际数据预计,我国2022年代餐市场将达到1200亿元。

 

现有调查和研究发现,公众认知和科学界对代餐认知还存在很大偏差,尚有很多与代餐和轻食相关的法规和营养科学问题亟待完善和解决。“对于肥胖预防和控制的方法,膳食永远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手段,能量摄入和消耗的负平衡是控制肥胖最关键的手段。”杨月欣指出,代餐食品能满足身体基本营养需求,更容易计划减肥食谱,核算热量和分量;配合营养指导,有助于减少不健康食物的摄入,控制能量摄入,减少体重等。使用代餐控制体重,应设定可期的目标,采用营养均衡的合理膳食模式,兼顾个人的具体情况,以便提高依从性和成功率。

 

“减肥是个技术活,在追求减重目标的同时,也应保证身体健康。盲目减肥会引起更多的健康问题,长期(超过半年)使用代餐食品,需要营养师或医生指导和帮助。同时,减重期间需要配合运动,过度到正常膳食。”杨月欣强调,没有所谓的“最佳”代餐食品,用一个代餐满足所有人的长期需求是不可能的。代餐食品应该安全、有效、营养组成合理,并符合消费者的健康、文化和经济需求。因此应尽快推出代餐食品的国家标准,指导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化、多元化的产品。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