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独家报道,圆通“内鬼”致使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登上热搜。谁来为被泄露的个人信息负责?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11月1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现场连线专家、律师深度解读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话题。


对于此次快递信息泄露事件,贯烁企业CEO、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数据安全以及内控上,中国邮政、顺丰等国内大部分快递企业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符合行业标准,在产业上是够的,每家企业也都有管理手册,现在问题是在日常管理上,企业是否真正按照自己的手册在做。


赵小敏举例称,电子面单的技术化等技术运用对加密功能有很多好处,但核心在于,无论外界看到多少东西,最终所有的数据还会到一个终端去,这一次圆通事件的爆发也是在这样一个框架内出现了问题。


“目前,不少快递隐藏了地址、电话号码等,但下单还是需要实名制,需要一个端口汇总过去,这就需要一个数据收集平台,但这个数据收集平台和安全管理平台在管理上是不是合二为一的?我认为现在技术够了,但对于数据收集和安全管理要实行差异化管理,比如前台运行是一个体系,安全级别是一个体系,审计监管、分配体系的安全管理又应该是一个体系,快递的安全保护至少应该是3到5级的差异化分类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只有两类体系,甚至有的只有一类体系,它收集信息和安全授权是一条线,这样一旦这条线上出任何问题,数据泄露的概率就非常高。”赵小敏表示。


赵小敏向记者透露,目前企业在安全上的投入还有很大空间,“比如许多上市公司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投入非常小,这能说对安全很重视吗?这就是有待商榷的事情。”


在他看来,除了自身外,企业也应该与政府,包括公安和信息安全部门进行合作,出现问题有联动报警机制,“我们总谈到快递运转要快,现在来看在数据安全上我们的反应机制也要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