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12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多年来,对黑土地退化、变薄的担忧一直不绝,保护黑土地的声音也越来越强。在今天,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黑土地?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梨树模式”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依然是加强黑土地保护的观念,将过去资源透支性的利用模式,变为保护性利用。

 

裸露在外的土壤,会受到风水的侵蚀,在我国及国外,都曾发生过“黑风暴”,黑风暴会刮走肥沃的土壤表层,导致土壤快速退化。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黑土地:难以再生的资源

 

黑土地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宝藏,它只在温带湿润气候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形成,“在草原上,青草一岁一枯荣,表层土壤有机质一年年积累、几千年至上万年才能形成黑土地。理论上来说,每一厘米黑土地的形成,都需要数百年的积累。因此,它非常肥沃,特别适合农耕开发,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也因此,都存在开垦利用后的退化、水土流失问题。”李保国介绍。

 

全球只有四大块黑土地,分别在北美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南美的潘帕斯平原,四大块黑土地总面积不足500万平方公里。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密西西比平原上刮起的黑风暴,席卷了美国大部,许多农田变成荒漠。资料图片


中国的东北平原黑土区主要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以弯月状分布,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上世纪初,大量人口开始迁徙到这片黑土地上,在这里开垦良田。近70年来,原本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东北黑土地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现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4和1/3,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


“粮食产量的提升,和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科技进步有关,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李保国说。

 

李保国常年从事黑土地保护。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从东北黑土地开垦至今,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土壤水蚀风蚀加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层板结硬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黑土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50%-60%,土层平均厚度由50-60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土壤潜在生产力降低了20%以上,而且仍在以年均5‰的速率下降。

 

每1厘米黑土的形成,都需要数百年的积累,但在过度利用下,几年就消失了。受访者供图


在当前农业生产模式不变的情况下,退化的黑土地不可能恢复到原始黑土地的肥力,李保国解释,“在合适的环境中,也就是温带湿润气候草甸植被条件下,黑土地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植被终年覆盖地表,保护土壤不受风水侵蚀,同时也不会有翻耕等土壤的扰动。另一个是植被枯萎后残体自然返回到土壤中。开垦之后,两个条件变了,一个是冬季人们把秸秆收走了,土壤裸露在外,受到风水侵蚀,同时秸秆移除,其残体有机质很少返回土壤中。另外一个是耕翻等操作,导致土壤水蚀风蚀加剧”。

 

保护治理:向大自然学习

 

多年来,黑土地上产出了大量粮食,但黑土地本身也在快速地流失,有学者曾测算,如不加以保护,再有四五十年,黑土地就可能流失殆尽。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变得寸草不生。

 

“有些地方黑土地已经变薄变黄,生产能力急剧降低,”李保国说,“黑土地持续在退化中,现在的产量主要靠化肥的大量投入来维持,有些地方还要进行灌溉,如进一步退化,要保持现有的产量或进一步提高产量,就需要更多的水肥等要素投入,这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地退化的现象,其实早已经引起重视。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黑龙江就开始制定黑土地保护的相关方案。

 

2017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这也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发布黑土地保护的政策。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再次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多年以来,李保国一直在东北进行黑土地保护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分析黑土地退化的原因,同时向大自然学习,改变黑土地上的生产模式,“我们保护黑土地,首先要做的是,不再发生风水侵蚀与有机质流失。”他说。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黑土地保护工作,李保国认为,这是对黑土地重要性的再一次重申。在未来,这片热土的保护,仍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

 

“秸秆的问题,是保护黑土地的关键,”李保国说,“自然条件下,草原上的草枯荣都在那里,生在黑土地上,枯萎在黑土地上,最后又返回了黑土地中。但人类的耕作中,秸秆不一定都回到土壤中,同时也不一定按照自然的方式回到土壤中。从国际上治理黑土地的经验看,秸秆只要离田,就肯定会严重打断自然的循环,进而就可能导致黑土地的退化”。

 

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模拟自然循环,进而保护土壤。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多项政策,也实施了相关的专项行动,促进秸秆还田的工作,但到今天,仍未完全实现接近自然还田的方式,李保国解释说,“过去人们把秸秆收走,或者做饲料,或者去发电,或者用于其他用途,都是不利于保护黑土地的。现在,秸秆还田越来越普遍,但还田的方式,仍需要讨论和研究”。

 

强化保护意识:改变耕作模式

 

李保国是“梨树模式”的创造者之一。所谓梨树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秸秆全量覆盖,免耕少耕播种,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节约成本等多种功效为一体的、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技术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尽可能向自然学习,模仿自然环境下的生态循环,”李保国说,“当前,主流的还田模式主要有几种,第一种是我们的覆盖还田,就是在地表将秸秆切断,稍加处理后覆盖在地表,就好像枯萎的青草一样。第二种是深耕翻还田,这种模式会翻动土壤,但地表裸露、土壤过度疏松,不可能防治风水侵蚀。第三种模式是堆肥发酵后还田,就是把秸秆离田带走,集中发酵之后,作为有机肥还田,等于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李保国认为,覆盖还田是目前最接近自然状态的,“秸秆还田的目的,是保护土壤和水分。所以,符合自然状态,保护效果就会比较好。在自然条件下,青草本来就是覆盖在地表的,土壤也不会被翻动。”

 

除了秸秆还田,保持地表覆盖、免耕少耕保护水土之外,在黑土地保护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基础,也应大力鼓励作物轮作、种养结合与有机肥利用,合理科学施用化肥等。

 

在未来,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黑土地?李保国认为,首要的困难,现阶段还是要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及观念。

 

“当前,对黑土地的保护意识还是不足,很多地方,还是采用资源透支性利用方式,利用再利用,没有适应自然的循环。黑土地上的土水资源不是无限的,可能它一年的变化很小,要看到明显的变化,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这种变化是确实存在的,在今天必须引起重视了。要改变利用黑土地的方式,从资源透支性利用,转为保护性利用。我们不可能不利用黑土地,但怎么利用,怎么在保护中利用,是必须要考虑,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