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耿子叶)近日,国内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临近春节,过年回不回家成为异乡打工者热议的话题。1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会议提出,要减少不必要出行,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在途风险,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各地也纷纷响应号召,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河北等多数省份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

 



来自河北涿州的马竹,今年过年不回乡。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拍摄 制作


111日,马竹下班给父母打了视频通话,告诉父母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决定。北漂十多个年头,今年将第一次留在北京过春节,特殊时期,马竹计划和妹妹一起吃年夜饭,看看春晚,不做特别的安排,尽量减少出行,做到不聚集。


马竹的老家在河北涿州,距北京有2个小时的车程。在松林店镇的熨斗店村,父母在村里打理着一个农场,养了20多头牛,还有几只狗。马竹告诉记者,“爸妈今年60多岁了,只有我们姐妹两个孩子,父母离不开村子,只能我们回去,但是今年情况特殊,疫情最近在多地暴发,不回家过年,是想给自己的家乡减轻负担。”

 

北京顺义出现疫情后,父母打来电话,提醒姐妹俩注意防护,还提到,村里的防疫措施也越来越紧。马竹和妹妹听到消息,便商量着买米面油,趁着元旦假期,给家里送了回去,“够家里吃三四个月了。”马竹告诉记者,米面油解决了,蔬菜也不用愁,一到冬天家里都会储备大白菜,另外周边的村子也有不少种菜的,日常供应没有问题。

 

往年每到春节假期,马竹会赶在小年前回到家,帮家里打扫房间、包饺子、贴对联。到了三十儿的年夜饭大都是妈妈上阵,自己和妹妹打下手。过年时的饺子,家里也会包上三四种馅,猪肉茴香、猪肉白菜、牛羊肉等。年夜饭少不了鸡、鸭、鱼等,马竹说,一家人几乎能吃光所有菜。

 

在涿州,过年有初一拜年的习俗。一到大年初一,村里人会走街串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可以串门,坐一会儿,喝喝茶,聊聊天。在马竹的印象中,现在村子里过年的氛围也不像小时候热闹了,不过,还是坚持每年回家过年。

 

自打疫情爆发以后,马竹所在的培训机构,线下的课程也改为线上,以往马竹和家长孩子的接触多,现在线上的课程多了,工作的模式也随之改变了。和一般的上班族不太一样,马竹在每周工作日可以休息两天,在每个月的休息日,马竹也会抽出时间回家,“我们姐妹俩都在北京,平时陪父母的时间少,趁着假期多陪陪父母比较好。”

 

说起这场疫情,马竹还是希望尽快过去,本来她和男朋友已经准备2020年结婚,但因为疫情婚礼也推迟,希望婚礼能在2021年如期办。马竹说,自己平时比较黏父母,今年春节选择不回家,其实自己心里也比较失落,但还是以防疫大局为重,今年不回家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团聚。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