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3月5日)上午在京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除了增加投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认为,基础研究的关键在于人才,一流人才是提升基础研究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要让做出原始创新的一流人才脱颖而出,应大力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


基础研究为何重要?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这样定义。

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如何?


我国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在物质科学、量子科学、纳米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原创成果。

不过刘益东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基础研究、应用性基础研究领域,还不能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开辟新领域、新方向、新学科的原始创新还明显偏少。

基础研究要面向哪些方面?


叶玉江提出,加强基础研究,要鼓励科学家从真正的科学问题出发,形成原创课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

除了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还要关注哪些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上增长了1倍,2019年达到了133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了6%。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除了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基础研究最大的制约因素不是投入问题,而是人才问题。”刘益东称,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加大投入、宽松考核、创新文化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但是头等重要是破除“五唯”,特别是破除“唯帽子”,让一流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


一流人才包括成名、半成名和未成名的三类,后者有时更有价值,他们才是新思想的策源地。国际成名的一流人才数量少,而且可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供职,因此对我国而言,在继续延揽、留住成名一流人才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半成名和未成名的一流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更是当务之急。


激励一流人才原始创新,要突破哪些问题?


刘益东称,一流人才是做出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的人才,做出原始创新包括三个环节:做出成果、发表和获得同行承认。


原始创新挑战学术权威、突破学术定论,因此不容易得到普遍承认,文章往往也上不了顶级刊物。因此鼓励原始创新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已经做出的原始创新及时获得承认,而不是想当然地只考虑加大投入、宽松考核等,这些只是第二位的。


他说,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原始创新明显偏少,而人才“帽子”明显偏多,高端“帽子”人才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让没有做出过原始创新者去评议他人的原始创新,结果可想而知。”正如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的:搞项目评审、专家投票,往往把颠覆性技术“投”没了。


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在互联网上展示学术成果及突破点、原创点、颠覆点,再列上国际学术前沿公认的同类成果供盘点比较,然后进行学术评价。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