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农民通过拼多多平台,把以前只能在本地销售的天水大樱桃等农产品卖向了全国。甘天|摄


新京报讯(记者 王春蕊)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今年“两会”上,三农领域中的重心,也从“脱贫攻坚”转为“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历程中,科技下乡、电商进村对贫困地区的商品销售、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多助力,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就此,“两会”期间,新京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研讨会,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电商如何更好地与乡村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电商对产业发展有解构和建构双重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电商可以倒逼产业发展。农村电商在合作社、小能人的带动下,倒逼生产企业、农户按照标准、规范来生产、提供农产品。电商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杨德才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首先,电商大大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一下子就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其次,电商拉长了整个产业的产业链。电子商务到农村,和农产品结合之后,就比较好地解决了整个农业产业链里面的多链条、多环节问题,使得整个农业产业链拉长;另外,电商下乡对提高农民的素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四川大凉山软籽石榴就“拼”出了一条完善的电商上行产业链条,来自拼多多平台的石榴畅销榜中,超过20%的产品发货地为四川会理。四川会理 95%以上为小农户自主种植经营,属于典型的小农发展模式,但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推动下,电商销售成为重要出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认为,电商之所以在我国发展得这么快,除了信息技术进步之外,与我国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也有紧密联系。

   

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供给已经告别短缺时代,进入相对过剩的时代。贫困地区恰恰处在相对比较偏远的地方,处于市场供给的末端。如果没有电商这个工具,那么贫困地区的产品很难销售。


杜志雄表示,农产品电商的出现和发展,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是解构,另一方面是建构。农产品电商既解构了传统低效率的农产品流通形式,同时又建构起一种包容性强、能够让更多人从产业发展过程中获利的新产品销售形式。

    

所以,电商发展除了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样值得重视,包括解构和建构这种双重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表示,传统的销售渠道,如果农产品到菜市场卖不完,还得运回来,一来一回就会有损耗。通过电商可以降低损耗,对整个社会是一种节约。


乡村振兴需加快建设仓储冷链体系


云南90后残疾姐妹花李木兰(左)和金玉萍(右)一边在地里整理刚摘的甜瓜,一边拿手机为用户线上答疑。


赵皖平表示,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包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十四五”规划,都谈到了“乡村振兴”的建设。这不仅仅是村容村貌建设,供水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改善农产品的储存、冷链体系建设,以及如何打通农产品流向市场的问题。


赵皖平建议,“乡村振兴”的规划应该把物流仓储、冷链系统等也包括在软件建设中考虑。农产品流通的最初一公里是把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运出来,现在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便捷、顺利地让农产品进入到消费者餐桌的问题。这方面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   


杨德才则认为,解决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从硬件方面来说,不仅仅包括道路建设,还包括仓储冷链体系建设,在更大范围内覆盖普及。还有网络建设,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覆盖。


除了建设仓储冷链体系外,专家们认为解决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还需尽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杜志雄表示,电商之所以能把农产品销售给了消费者,这重要的前提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但当前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农产品销售一定是要把销售农产品与所销售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并且,还应建立一个高标准、品牌化的农产品,这是农民能够利用电商这样的一种形式获得更大收益的基本的前提,以此来保证持久的生命力。


小农户融入电商生态,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贫困户的花牛苹果,通过合作社与拼多多平台对接,以“最初一公里”直连“最后一公里”的“原产地直发”模式,销往全国各地。甘天|摄


小农户千差万别,但一旦融入电商生态中,就可能成为电商系统的一部分,进而由电商获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马亮告诉记者,在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一些电商企业会着力建设一体化的运营基地或者运营中心,把相关的质检、物流、销售都整合在一起。


并且,单个的小农户力量薄弱,小农户不要单打独斗,杨德才认为,在小农户融入电商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首先,在特定条件下,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其次,对于不愿意加入农民合作社的农民,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地方品牌的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最后,政府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企业、农户、消费者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多收益。


同时,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可以让小农户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电商发展中。赵皖平说,“比如拼多多在柞水县曾经有一个卖木耳的项目,电商帮助农民做合作社,然后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储存、销售等,这种细化的标准,社会化的分工,让农户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做自己专业的事情,可以更好融入其中。”


制定合适的标准,并教会农民生产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是帮助小农户融入电商的重要基础。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表示,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大户来带动散户,或者是通过“电商+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标准,教农民种植,然后产品再给它包销,销往全国,进而带动散户,使产品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也能卖出好价格。


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利益也是整个三农问题里面最核心的问题。杨德才认为,一方面政府要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政府更好地发挥调节作用,防止资本在乡村的无序扩张,防止电商下乡出现的垄断。市场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农民本身的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技能培训。


据了解,在“新农商”机制中,拼多多携手地方政府,打造出以新农人为创业带头人,工厂、代运营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政府监督、平台扶持的新农商发展模式,以确保档卡户的核心利益。


农村消费潜力大,通过电商促进市场双向流通


杨德才表示,近年来,从国家统计数据看,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是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的。目前农村人口较多,收入增长较快,这是中国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农村的市场消费不光是农产品向城市的输出,还有城市消费品、工业产品的下乡进村,农村市场消费应是双向的。”赵皖平认为,在农村市场中,城市消费品如电器、生活消费品等,通过电商、快递的渠道向农村进行延伸,将进一步刺激农村消费市场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电商连接城市和农村,发挥桥梁作用。现代农业是整合现代科技的产业,这给电商提出新挑战,从单向变成双向,对于电商的发展、对于农村消费市场的促进,将会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在未来农村电商消费中,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也十分必要。杜志雄表示,在农产品通过电商上行过程中,冷链物流、冷库等农村基础设施要能够相互结合。


此外,杨德才强调,在农村消费中,还有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值得被挖掘。杨德才认为,从现在来看,农村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不是中老年农民,而是年轻一代,未来很可能是农村的新农人,他们将是未来农村消费快速增长的点。


而杜志雄则表示,拉动农村消费,除了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外,还需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让农民敢于消费,增强其消费意愿。


编辑 柯锐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