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日前发布,这是首部专门描述我国儿童肿瘤诊疗分布相关特征的监测报告,收录了全国313家儿童肿瘤监测点的329093张儿童肿瘤病例报告卡。报告显示,不同地区肿瘤患儿就医倾向各异,北上广成为患儿出省就医的首选,反映出儿科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此外,各年龄段、各省肿瘤患儿中,男性患儿的人次比均高于女性患儿。


省内就医还是省外就医?部分省超七成患儿外流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疾病,成为我国儿童因病致残和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


今日(3月2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主办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国家儿童肿瘤监测报告会在京举行。会上介绍了《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这是首部专门描述我国儿童肿瘤诊疗分布相关特征的监测报告。


年报收录了全国313家儿童肿瘤监测点的329093张儿童肿瘤病例报告卡,分析了出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的病例信息。


根据统计,全国肿瘤患儿本省就医的比例为66.22%,本省就医比例前三位分别为北京(98.61%)、重庆(90.76%)、广东(90.32%),而在西藏、内蒙古、河北等省份,绝大多数患儿选择出省求医,省外就医比例分别为78.48%、77.6%、71.48%。


选择省外就医的患儿,去向分布有明显规律,主要去向省份为北京、广东、上海、重庆、江苏。而收治外省患儿的医疗机构,其患儿来源分布略有差异,多数以相邻省份为主。如北京收治的外省患儿主要来源于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收治的省外患儿主要来自江西、湖北、广西。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告诉新京报记者,肿瘤患儿的就医流向和其他疾病患儿差不多,出省后多求医于北上广等地的医疗机构,这一差异反映了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各地儿科医疗水平的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财政投入多少,是否吸引人才,是否有病人。专家多,病人多,病人多了,也能提高专家的医疗水平,相辅相成。如果一个地方既没有名院名医,也没有病人,医院就很难发展。”倪鑫说,理想的就医环境是患儿不必跨省长途求医,而现实是不光各省儿科医疗水平差异大,在整个医疗领域内的资源流动上,儿科也不够受重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设置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五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倪鑫表示,完善儿童四级诊疗网络至关重要,包括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和省级医疗机构、市县级医疗机构。提高儿科医疗水平,既需要真金白银的财政投入,也需要优势医院“传帮带”及儿科专家流动。


各省、各年龄段男患儿出院人次比高于女患儿


根据统计,全国出院肿瘤患儿人次比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59.52%和40.48%,且各年龄段的出院人次比例均高于女性患儿,各省出院患儿的性别分布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男性患儿出院人次占比62.2%,女性患儿37.8%。


从年龄分布看,3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10.04%),其次为4岁(9.66%)和5岁(8.43%)。


记者还发现,各省出院患儿年龄结构有所差异。大多省份出院患儿年龄偏低,2-6岁较多,而一些西部省份则以12岁以上患儿为多。倪鑫介绍,出院年龄不同于发病年龄,统计上的地区差异,受家长的健康素养和观念、孩子求医确诊时间、是否入院治疗、当地经济医疗水平等影响。可能一些孩子年幼即发病,但未受到重视,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加重才求医,之后确诊入院。


全国384家检测点纳入监测体系 范围将继续扩大


据了解,2019年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成立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建立儿童肿瘤监测体系,开展全国儿童肿瘤监测工作。


倪鑫介绍,此前,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的、连续的儿科肿瘤监测数据,只能参考国外相关数据。


该年报的出版对儿童肿瘤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将对促进诊疗随访以及全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推动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能够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384家监测点纳入儿童肿瘤监测体系,监测病种包括全部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原位癌、动态未定或未知的肿瘤,以及第一批国家救治的10个病种和第二批国家救治12个病种。他希望未来能不断扩大儿童肿瘤监测网络,逐步提高儿童肿瘤监测覆盖范围。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姜慧梓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