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进程,是一场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历程。中国乡村人口比例,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86.74%,降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36.11%,传统的农耕社会,正在不断地被解构和重塑。

 

千年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安土重迁的乡居文化。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和信息化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地替代了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以家庭和村落为形态的乡村社会,也在经历着巨变。

 

今天的农民,已经和过去的农民完全不同了。短短几十年中,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超过了70%,其中机作小麦种管收超过95%、水稻超过85%、玉米超过90%。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90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16亿亩次。过去,需要整个家庭协作才能完成的农业生产,在今天,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可以请来专业的服务人员,进行机械化操作。而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的结果,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所有种、收、卖的工作。

 

农民的变化,带来了乡村的变化,乡村作为生产单位的价值正在降低,作为生活空间的价值却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提出未来乡村发展的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今天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实,数千年来创造了农耕文明的乡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正展现出另外的风貌。

 

当然,也不能否认,过去数十年城市化的过程中,乡村的发展确实存在落后的情况,乡村劳动力大量输出,许多乡村变得空心化,原有的社会关系、文化氛围崩解,人口的减少,又导致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移,加剧了乡村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的问题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城乡差距也仍未弥补,乡村的发展,仍旧任重道远。

 

我们希望,未来的乡村,是既现代又传统的乡村,生活和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可以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便利,同时又能够享受城市所不具备的休闲氛围和优良环境,还能够寄托千百年农耕文明植根在我们骨子里的乡愁和情怀。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仍有5亿人居住的乡村,仍处在追赶现代化的过程中。未来的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建设我们心目中的乡村?为此,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时,新京报记者邀请多位三农研究学者,探讨乡村人口变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留守人口问题,如乡村人才建设问题,如乡村人口与产业兴旺问题等,畅想未来,也探讨眼前的难题,寻找乡村振兴更好的路径。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