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片来源:Unsplash 


新京报讯(记者 王春蕊)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在推动科技与社会、人类的生存互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技术与人类、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深层的矛盾。


为此,6月18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研究中心、新京智库联合举办了“算法善用 智能人文:智能信息的多学科融汇”的线上高端论坛,与会专家就算法等技术对价值创造、裨益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展开讨论。


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智媒研究中心主任陈昌凤表示,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是在政治语境下提出的“信息茧房”概念,并且在前算法时代,“信息茧房”即已存在。当前,“信息茧房”存在被概念化、被误读和滥用的情况。


“信息茧房”提出于西方政治语境


陈昌凤表示,桑斯坦的“信息茧房”其实是个比喻,并且是在西方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提出的。但是该问题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政治学、传播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各个学科都在广泛关注。在我国, “信息茧房”则直接被当成一个已然的负面存在并接受它,它在这里正受到各方面的批判。


陈昌凤认为,现在“信息茧房”问题已经被泛化至太多领域,并且其中讨论的问题在“前算法时代”就已经存在。比如,人类获取信息的常态是选择自己审美、观念上最认同的内容。即使没有算法技术,这也是常态。人们主动选择要接触哪些内容并非新现象,至迟在拉扎斯菲尔德和他的同事关于选民选择的研究中就显示出了。


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西方学者提出“证实偏见”,也就是人们吸收新信息以确认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这种“证实偏见”跟用没用算法技术并没有直接关联。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前执行院长喻国明就曾指出,“信息茧房”存在被误解和滥用的情况。在海量信息时代,用一种技术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选择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是用技术帮助人类更有效获取信息很好的途径。同时,人类还要进行更多复杂的、系统性的革新优化。这是需要不断推进的事情。


陈昌凤表示,随着人类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信息越来越泛化,越来越海量,要提高效率,人类就需要技术的帮助。因此,算法技术是海量信息时代的一种有效策略,助益用户解决信息过载的难题。利用技术来帮助人类,正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做法。人类有史以来总是在运用新技术推动发展。


不存在形成“信息茧房”的信息环境


那么,“信息茧房”的语境可以泛化吗?陈昌凤认为,“信息茧房”本身是否存在就是个问题,全球有许多学者以实证的方式质疑过它的实然性。但当前,社会上却已经把它当成一个概念,望文生义、简单化地进行批判。从实证角度看,“信息茧房”在正反两方面都有研究,但现有的西方文献中,只有少量通过采用实验模型的方式讨论“信息茧房”可能存在;相反,从美国到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都有研究成果证明“信息茧房”目前并不存在。阿姆斯特丹大学6位法学和信息科学的学者实证研究的结论是:目前几乎没有经验证据可以证明对信息茧房的担忧。


资料图。图片来源:Unsplash 


陈昌凤表示,当前的信息环境是“信息茧房”形成的一个悖论。“信息茧房”的形成应该是在纯粹的环境里,个体只能获得一类信息,比如仅仅获得算法推送的同质化信息、从而带来了偏向性认知。但实际上,我们所处时代的信息环境是多元、丰富的,web 2.0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具有可链接性、互动性和可分享性,是一个多节点、多元信息源并存的网络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不可能生存于只有算法推送的同质信息的纯粹环境中。至少现在人们还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正的信息茧房中,因为人们很难完全避免观点不一致的内容。


“信息茧房”只是一种担忧


陈昌凤进一步表示,就目前重要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信息茧房”只是一种担忧,并非现实,难以实证。而即使是一种担忧,其核心也是集中在政治层面。但即便如此,“信息茧房”在政治层面上也是受到批判,认为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是不准确的语言,是美国式、极端化的论断。


那么,“信息茧房”是否有害?陈昌凤介绍说,有研究对过去25年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探讨,发现“信息茧房”并不是必然有害;而且互联网也并非是它形成的必然同谋。我们汲取的“信息茧房”只是概念化的、某些表层的东西,对于更多深层的,包括实证的东西,却缺少核心的了解。相关调查发现,算法其实让公众接触更多,参与更多,比如增加与异见者讨论的可能性。


陈昌凤表示,web 2.0的技术是多面向的。这些具有多面性的技术是在同时被使用,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们是在互相优化、互相消解。所以,我们还是要充分地、积极地使用技术,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新技术。


陈昌凤强调,“信息茧房”是基于美国两党政治的语境下提出的。当它剥离了美国语境,以及两党政争的语境,被泛化之后,“信息茧房”实际上就是缺少实证的。并且,目前“信息茧房”已经被概念化、刻板化,存在被误读和滥用的情形。需要辨析“信息茧房”的内在含义及其语境,对其长期效应要有所预警,而不是简单化地打倒在地。


陈昌凤认为,我们不用那么忧心忡忡,而是要用积极的心态来使用新技术,让它服务于人类,为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它打到谷底,把原罪都归责于算法。技术赋予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权利、从而可以更便捷地选择自己喜好的内容,达到“消费者主权”,这样的权利并不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喜好,更让人们有机会置身于充分的信息、广泛的不同面向的选择之中,去追求自己的喜好、获得更多的交流。


陈昌凤指出,目前应对可能的消极“信息茧房”的做法有3个方面。一是算法技术在不断优化,比如新闻应用程序可以加强人们“跨越分歧的阅读”、优化算法的技术模型可以加强信息多样性。二是信息聚合类平台则为个体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提供了条件,相当于信息和观点的一类市场,同时经过众人协同过滤之后的信息,也创造了更积极的价值。信息聚合具有开源的意义,只要有足够多的使用者及共同参与者,各种问题都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发现,而且能够很容易被解决。三是Web2.0技术诞生以来,用户更可能具有主观能动性,成了真实意义的制造者,所以更可能成为“积极的受众”,这也预防消极“信息茧房”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介素养教育仍是很重要的手段。


记者:王春蕊  编辑:张笑缘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