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丰简历。图源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官网。


在民科圈子里成名多年的李子丰教授终于出圈了。

 在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入选名单里,燕山大学李子丰教授的“坚持唯物主义时空智能观发展牛顿物理学”入选其中。文章介绍该理论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重新定义万有引力等一系列物理概念。

 

针对李子丰被提名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一事,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奖励与成果转化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只是网络提名,评审工作尚未开始,需要专家的评判,“相信专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李子丰教授目前在燕山大学执教,研究领域是“油气井杆管柱力学、油气钻采工程”。李教授自称“大学一年级上物理课时,就对相对论有看法。2000年后,开始与网友讨论这些问题”。

 

李教授声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误导物理学界和人类认识世界基本方法”,他还认为不存在反物质(应该称为异构物质),不存在黑洞和白洞……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他是在坚持牛顿物理学时代的标准,似乎是在拒绝承认20世纪初以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进展。

 

李子丰《坚持唯物主义时空质能观 发展牛顿物理学》研究项目简介。图源河北省教育厅官网。

李教授误解了“唯物主义时空观”

李子丰教授这篇题为“坚持唯物主义时空智能观发展牛顿物理学”的文章,声称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重新定义万有引力等一系列物理概念。但这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片面、刻板理解。

 

他认为“物理学源于哲学,物理学不该与哲学发生冲突。物理学源于哲学,哲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是哲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和量化”,因此他坚持“空间是连续的、无限的,是三维的、各向同性的。在物理学中,不存在四维以上的空间”,“时间是永恒的、连续的、单向的、均匀流逝的、无始无终的”。 

 

这个观点从何而来呢?其实是牛顿物理学的一个推论,也是继承自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的产生、持续和被推翻都是科学进展中的一部分。

 

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所见到的宇宙,太阳、月亮,还有布满星辰的夜空,好像它们的运行规律都是亘古不变的。所以从古希腊开始,永恒论就是被不少哲学家认同的一个基本观点。

 

牛顿确定了三大力学定律,还有万有引力定律,也利用它们来思考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大的目标,也就是宇宙的问题。

 

在牛顿和当时的一位科学家兼牧师本特利的通信中,本特利请他谈谈在引力作用下,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牛顿一共回了四封信,至今犹存。

 

牛顿思考的结果是,假如宇宙中只有引力的话,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均匀地分布,那么由于它们之间的引力,所有的物质都会聚集在中间,形成一个巨大天体。

 

因此牛顿认为,空间应该是无限的,也就是存在无限数量的天体,它们之间彼此相互吸引,从而维持稳定。

 

不过牛顿自己也承认,这种稳定必须是保证物质均匀分布在所有的空间,而且是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

 

换言之,牛顿在这里的思考是带有许多前提条件的,比如物质分布(在牛顿时代来说就是恒星)是均匀的,物质之间只有引力,更重要的是基于从古希腊以来到当时的认识,宇宙整体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因此要求科学推理的结果应该是保持稳定。

 

基于这些前提,牛顿思考的结果是,空间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也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当牛顿科学的结果反过来影响哲学体系的时候,当时的哲学家们有意无意地去掉了牛顿设置的种种前提条件,直接采纳了在当时来说最为先进的无限时空观。

 

有意思的是,当爱因斯坦用他的广义相对论(更新之后的引力理论)思考宇宙问题的时候,最开始爱因斯坦依然采用的是无限宇宙和稳定的假设,即便他最初的方程暗示整个宇宙是不稳定的。

 

但是当时的天文观测还没有发现宇宙不稳定的迹象,所以爱因斯坦人为地在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反引力项”,让他的方程能够使整个宇宙稳定下来。那是在1917年。

 

仅仅过了12年之后,哈勃就根据光谱红移确认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是正在膨胀的。所以在科学史上有了这样一句笑话,爱因斯坦的方程比他本人更聪明。

 

所以李教授以为的“无限时空”只是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一个带着种种条件的推理结果,是在认识条件有限情况的一个极好近似,正如我们认为牛顿力学体系是相对论在低速弱引力条件下的一个极好近似。

 

爱因斯坦所反对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而是牛顿力学的一个推论。时空观的革命,是物理科学革命的自然结果。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包容性,让我们今天能够理解和接纳相对论和大爆炸宇宙学。

 

李教授显然忘记了,作为在科学时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河北省教育厅推荐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图片来源:河北省教育厅官网

与时俱进理解哲学和唯物主义

 

我们这里又可以回到一个哲学原理,2000多年之前,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指出我们的感觉和经验并不可靠,我们更应该相信基于逻辑推理得出的结果,即理性高于经验。

 

实际上在20世纪初,当时几乎整个物理学界都并不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据说,当时“只有三个半人”能理解,甚至还出现了德国有100个教授联名反对爱因斯坦的事件。

 

毕竟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是在牛顿力学的框架下学习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经典力学和经典哲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种种挑战之“离经叛道”的反感可想而知。

 

这时候我们又可以用一个哲学问题来回应李教授对哲学的错误理解。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里讨论了从世界创生到物质组成等许多内容,两千多年前的自然科学认识水平我们可想而知相当幼稚可笑。

 

但是在这部著作里,柏拉图写道:要是有人发现我们弄错了,那他应该得到崇高的敬意。这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和错误,欢迎对手指出错误的做法,大概是只有哲学家才做得到。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把这一精神进一步发挥成为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正是由于这样的哲学精神,古希腊哲学家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同时,对前辈们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评,提出个人的新见解。

 

科学革命以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一代代新的科学巨人正是在这样的哲学精神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

 

他们对于当时科学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理解了前人的成果,才能提出伟大的创见,从而使当时的科学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甚至改变了哲学家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从这样的哲学传统里,我们才可以理解,身为欧洲哲学家的马克思为什么会特别反对教条主义。

 

李教授虽然自称秉持“唯物主义”,但他把19世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具体结论当做了教条,当做了不可动摇的真理,无视科学证据。

 

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而更像是一个机械教条主义者,他没有能够做到随着科学的步伐而前进,这并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

 

不过我们也应该理解,李教授的经历和专业,可能限制了他对物理学的理解水平。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首先是我们的科学水平和科学普及程度还不够。我们应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让更多人理解现代科学成果,不至于再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齐之侯(物理学者)


编辑:陈静   实习生:叶可慧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