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裴剑飞)北京水毛茛、核桃楸、红丁香、胭脂花、蒲公英……如果有机会来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从山脚到山顶,你会看到数十种植被和花卉,其中北京水毛茛更是北京特有的植物,属于濒危物种。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顶,将成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出发平台,在亚高山草甸间,各种野花自然生长,耳畔不时传来昆虫振翅飞行和鸟鸣的声音。

 

6月23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延庆赛区生态修复情况。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披露,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将于本月底全面完成,下一步将进入美化和精修阶段。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在过去的6年内,他们共完成了214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


延庆冬奥村与山地新闻中心背靠青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本月底全面完成


从市区出发,沿着京礼高速一路向西北行驶,驶出海陀收费站后,顺着山坡向上望去便能看到已经完工的冬奥延庆赛区。未来,这里将举行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等赛事的比拼。

 

伴随着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相继完工,在海陀山谷内,一场为期六年的生态修复工程也临近尾声。专家和建设者的共同目标是——将因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如今,七条覆满绿色植被的雪道从山顶倾泻而下,与周边林草融为一体;海拔2198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平台周边、高山草甸,花草树木依旧茂盛;延庆冬奥村与山地新闻中心背靠青山,点点野花点缀在绿茵如毯的山坡上。


突出“绿色办奥”,把建设奥运场馆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让体育场馆和市政配套设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于德泉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

 

延庆赛区建设条件艰苦,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工程。该项工作于2015年开始,至今历时6年,成为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

 

市重大办披露的信息显示,延庆赛区以七条雪道和市政道路周边的边坡为主要修复区域,共计完成修复面积214万平方米。按照计划,生态修复工作将于本月底全面完成。


滑雪赛道的结束区,目前已基本实现植被覆盖。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动“第一锹土”前,先给动植物定制“保护方案”

 

生态修复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用原生或本地的乡土植物,以确保维持当地生态资源的稳定性。为保护海陀山的自然生态,2016年,在动“第一锹土”之前,相关林业、水土、生态专家先期开展了“生态环境本底调查”,这是决定冬奥延庆赛区能否实现生态修复的关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就是其中一员。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120多人的团队正式进驻保护区进行摸底调查。“在建设前,小海陀上山几乎没有可供攀登的路,到处都是茂密的植被,为了尽可能充分地收集动植物样本情况,我徒步爬上小海陀山顶好几次。”张志翔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每次都要绕道河北,从小海陀山坡度稍缓的另一端登顶。

 

在张志翔看来,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是极其重要且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基于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指导施工方科学建设。

 

工程建设开始前,建设单位对赛区内受到扰动的植物进行了“定制”的保护方案。对于生态环境好、受施工扰动小的植物进行原地保护,使之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施工过程中无法避让的树木,建设者制定了详细的“移民方案”。

 

2017年4月,延庆区张山营镇上板泉村8号地作为迁地保护基地,迎来了第一批“植物移民”,同时还移植了762棵树木至新修建的冬奥森林公园。

 

截至目前,赛区内原地保护树木共计313株,迁地移植乔木24272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约99%;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同时,依据前期本底调查所记录的“台账”,共种植5.75万株乔木、30.4万株灌木,进行了214万平米草灌播种。

 

对于赛区内的动物,他们结合施工建设形成的自然空间,开展动物通道建设和栖息地重建。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动物的活动特点,利用涵洞作为动物通道,利用施工废石、湿地重建爬行类动物栖息地。


从空中俯瞰滑雪赛道。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全手工”回收8.1万立方米表土,现已全部回用

 

在延庆赛区的自然生态修复中,土壤也是一项关键因素。

 

“土壤是地球的外衣,而山区表土更是历经千年形成的宝贵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景观工程师赵瑞勇告诉记者,土壤中蕴含丰富的种子库,不仅可以快速恢复原有植被,还能避免外来生物的入侵。

 

赵瑞勇说,为了快速恢复延庆赛区的自然植被,他们对施工过程中剥离的表土进行了“全手工”回收。历时一年,延庆赛区共计剥离表土8.1万立方米,这些表土现已伴随生态修复工作全部回用,成为海陀山快速恢复原有生态的关键因素。

 

延庆赛区内修复区域总体海拔高、坡度大,最大坡度超过70度,新覆盖的土壤在雨季坡道固定较为困难。赵瑞勇介绍,为此,他们提出了“随建随修”的生态修复策略,依据场地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坡度较缓的地方,采用传统的修复方法;对于45度以上土石或岩质边坡,选择喷播的形式,将土壤、肥料、有机质、黏合剂和种子按适当比例混合后,按一定的厚度用机械喷射至需要修复的坡面,随后还要再覆上一层植物纤维毯,减少土壤流失,保证植被生长。


亚高山草甸间,各种野花自然生长。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海拔两千米以上的亚高山草甸实现“原地回迁”

 

从半山腰的游客集散中心乘坐缆车一路向上,一片片灌木丛便开始出现在眼前。“这些都是亚高山灌丛植被,开着淡红色花朵的就是红丁香。”张志翔指着缆车下方的灌木丛说。

 

而接近海拔2000米时,地面上的植物会逐渐变得稀少且矮小,灌木丛开始逐渐被更加低矮的草丛取代。

 

“小海陀山顶海拔有2198米,现在看到的都属于亚高山草甸的植被。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固化水土,可一旦被破坏,恢复难度极大,因此能避让的地方就一定不要破坏。”张志翔告诉记者,亚高山草甸是赛区内重要的一种植被类型,内含多种植物种群,主要分布在山顶平台、比赛出发区和技术雪道周边等高海拔地区。他们在前期踏勘时就说明了这一情况,建设单位尊重了他们的建议。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草甸生态系统,施工中受到扰动的草甸被整体移出,等到建设工作完成后再让其回归,可以说是进行了“原地回迁”。但从草甸被剥离到重新回铺,中间有6个月的间隔,这期间还需要克服寒冬时节的七八级大风和-30℃的极端天气,如何保证草甸顺利越冬存活,成为难题。

 

经过严谨的分析论证,“草甸搬家”的方案终于确定,每块草皮的大小和厚度都有讲究。所取草皮的厚度要大于根系深度,这样可以避免切割根系,保证回铺后的存活和生长效果。随后,将这些草皮堆叠起来,其高度不高于1.5米,并用腐殖土填塞缝隙,存放在无草甸植被的阴坡平缓裸露地表,草皮浇水封冻,用加厚无纺布覆盖。同时,选取合适规格的草皮进行装袋,周围用装有腐殖土的吨袋压实,围在草皮的周围,预防冻害。


一只蜜蜂在采撷花蜜。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019年4月,经过一个冬季的考验,掀开无纺布后,建设者们发现被包裹起来的草甸长出了嫩芽,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2019年4月中旬到5月,3500平方米暂时“搬家”的草甸得以顺利回铺。

 

如今再来到山顶出发区,绿色的草甸已经与原有植被融为一体,胭脂花、蒲公英在风中摇曳,蜜蜂穿梭其间。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影记者 王贵彬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