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头沟城区,沿着永定河一路向西,走过妙峰山镇,道路愈发蜿蜒曲折。炭厂村在这条路的深处,它被四周高山包围,自有记载的明清时期起,已默默走过几百年的光阴。今年58岁的邢卫兵自1999年起开始担任炭厂村党支部书记。6月28日,邢卫兵作为全国“两优一先”的对象受到表彰。

 

在基层生活一辈子,为基层产业奋斗半生,邢卫兵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基层工作的“诀窍”:将心比心,不把自己当外人,凡事尽力使百分之百的劲,才能当好百姓的服务者。


邢卫兵,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三次转型 京西村庄孕育三色文化

 

新京报:刚刚随着我们一路上来,看到村里的这条炭厂大街与村落西沟相依,特别宽敞漂亮,这是改造后的成果吗?原来这条大街是什么样子?

 

邢卫兵:之前这条街可没有现在整洁漂亮,颜值比不上现在。炭厂大街连接西沟,路自然比不上现在平整,街边建筑相对比较简陋,垃圾和一些杂物被随意摆在路边。直到进入21世纪,也就是最近20年才逐渐有了变化,一年比一年好。

 

新京报:村庄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推动的?

 

邢卫兵:我们炭厂村从历史上走到现在,是经历了三次产业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烧炭向大农业转型,随着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开始种植杂粮和豆类。其实曾经的烧炭历史也和我们村名的由来息息相关,我们从前以烧炭为名,村域面积18000亩,当时的村民的数量不到100户,还不及现在的一半多,但村里的炭窑不少,有47个,烧出的优质木炭曾在明清时期供应皇宫取暖。

 

炭厂村的村史馆以图文方式记录了村庄的三次转型,以及发展变化的点滴。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发展经济,村里从大农业种植转变为种植红果,完成了第二次产业转型。

 

第三次转型的起点约在14年前,也就是2007年,我们以神泉峡景区为核心,重新确定了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一年后真正启动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到现在,应该算是比较成功,也再次推动了村庄的发展和变化。

 

新京报:您是什么时候当书记,当时村庄是什么状态?

 

邢卫兵:那是1999年4月份。当年我36岁,正在一家名为“北京城城皮鞋厂”的乡办企业工作,当时鞋厂就在村里,为了拓宽销路。我们跑了很多年的市场,之前也有在村里工作的经历。1999年,为发展村里的经济,乡党委找到我,当时让我兼任炭厂村的书记,没想到这一当就是二十多年。刚当上书记那会儿,村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可以看到很多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只是缺少一个抓手,那时候对我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项可以引领村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新京报:后来怎么确定要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村部里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的奖章颁发日期是十五六年前了,怎么这么早就关注到了生态建设?

 

邢卫兵:因为没有主导产业嘛,所以我和我们的两委班子成员就想,除了我们家乡的好环境之外,村里似乎根本没有其他的资源了。但换句话说,这环境和青山绿水,其实就是我们唯一,且最好的资源。当时没有想到要靠着这些去创造什么,只想着,得先把这些仅有的、现存的资源保护起来,这样才能在以后利用起来。按现在的话讲,这叫盘活,对吧?

 

我们的村庄有三种关于颜色的记忆。以卖炭为生的过去,那是属于我们的“黑色文化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昌宛县佐公署在村里成立,侵略者在村里进行了13次烧杀掠抢,但村民一直顽强斗争,这也是我们一段红色历史。走过这些过往,我们也希望在新的时代,总有属于我们的绿色文化。

 

炭厂村对“昌宛县佐”公署遗址进行了修复,现场收藏展示了许多革命文物。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生态景区 讲述村庄故事

 

新京报:为打造神泉峡景区,村里前做了哪些准备?

 

邢卫兵:最开始我们共同探讨了可能性,首先就是请了外面的专家教授到我们这里来考察。我记得当时我们早上六点多,背着包就带着专家们上山,走访我们的村落,到了晚上天黑前才回来,主要就是想请专家看看我们的资源,鉴定鉴定我们是否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第二步就是要走出去,想看看做得好的地方,也和人家学习借鉴下。当时我还给我们一起考察的同志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不议论人家的短处,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咱们不是给人去当评委了对吧?学习就得学那些咱们比不上的地方,这样才能发展咱们自己。

 

新京报:景区建设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邢卫兵:其实在我看来,找到真正的方向后,我们景区的打造过程是挺顺利的。最关键的就在于我们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和理解。我给您举个例子,都说要想富先修路,2005年我们修炭厂大街的时候,其实就牵扯到要触及村民的自留地。当时村门口,也就是这条路的起点附近,是一条几乎被垃圾填满的沟道,我们计划将那里变成一处水景观区。我也和村民介绍过我们的思路和想法,其实那块地恰恰是我们村一位老党员的自留地,他听完之后,就叫着我的小名,跟我说,他那块自留地肯定碍事,为了村里发展,这块地就按照计划去用吧。老爷子说,如果未来集体有闲地就给他补一点,如果没有,那就拉倒,算了。你说谁当时听了这话能不感动?看到这么多人都在支持你的工作。


在妙峰山镇炭厂村的神泉峡景区,抗日战争时期的场景雕塑默默伫立,代表着炭厂村的红色记忆。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新京报:最近几年冬天,神泉峡的冰瀑成了北京郊区的网红打卡点,这也是园区最近几年新打造的景观,当初打造这个景观是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目的?

 

邢卫兵:我们的景区是在2010年5月年开始正式营业的。但是我们后来也察觉到,虽然打造好了旅游景区,但往往到了冬季,天气冷嘛,绿意褪去,整个景区就像“冬眠”了一样被闲置了,没有人来,无法带动收益,村民的收入也会降低。所以就一直想打破这个冬眠期。后来到河北就学了人家打造“冰瀑”景观,现在我们夏季是旅游旺季,冬季也是旅游旺季。

 

新京报:我们了解到炭厂村的红色纪念馆和村史馆都建在了景区里面,为什么选择这里?

 

邢卫兵:很多人不理解,总是问这个问题。包括我碰到的很多同事、领导最开始也拉着我问。我就说,你看,我们的村民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他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都不陌生,他们当然懂我们的三色文化、三次转型,以及若干年前,日军进村烧杀抢夺13次,炭厂村依然顽强反抗的红色历史。之所以将两个场馆放在景区里,是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更好地了解炭厂村的过去,看看它的发展,展望一下它的未来。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不止想让游览者看到赏心悦目的景色,也真正走入这个村庄,把我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红色文化纪念馆和村史馆都建设在神泉峡景区内,邢卫兵说,希望可以通过展馆向游客们讲述炭厂村的红色历史和村庄故事。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服务群众 要使百分之百的劲儿

 

新京报:未来对于村落发展,您还有哪些规划?

 

邢卫兵:门头沟区提出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口号,妙峰山镇也正在打造全域文化旅游小镇。结合这两点,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五个一工程”。第一个是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村,我们现在拿出5平方公里的面积开发旅游资源,实际上都集中在我们村西边,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向村东转移,也是要打造全域旅游景区,让老百姓吃好这碗“旅游饭”。第二个是打造一座精品农家院,也就是精品民宿,结合门头沟区提出的“小院+”,打造田园综合体。第三个工程就是做出一桌精品农家宴,推出“泉饼宴”,不止通过景色吸引游客,也用特色的美食留住游客,减小对于景区景观的依赖。第四个,是在村里成立一个“中专班”,村里发展缺乏人才,无论是区级还是中央的农广校都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旅游专业的老师亲自来村里为村民授课,教授的都是非常接地气的课程,村民通过学习也能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最后一点,我们想培养一支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讲好炭厂村的红色故事。

 

新京报:从事基层工作二十多年,您觉得基层工作有什么诀窍?

 

邢卫兵:我的全部职业生涯都在基层。我觉得首先当然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接诉即办当然很好,我觉得更好的是未诉先办。这就要求我们得了解村民百姓的生活,不止要我们能联系到村里的每一户家庭,也要让每一户家庭都能联系到我们,这个沟通须得是双向的,这样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或者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帮上忙。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得将心比心,别拿自己当外人儿,一定要站在自己家的角度去解决村民的难处,这样不仅是为了解决村民的困难,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被照顾的温暖。

 

过去一些地方,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一哄二吓”,这当然不对。我们这样的工作人员,不是领导,而是公仆,既然是公仆,就得为服务对象多做好事才行,对吧?当然,我也会告诉我的同事,村民百姓的需求,咱不说有100个咱们就要100个全部满足,但每一件事,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出百分之百的劲儿,就可以了。

 

新京报:在您看来,这些年来除了村民腰包鼓了,村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邢卫兵:我觉得我们村庄最大的变化,一个是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再有就是,通过改造工程,村民们在原宅基地的位置提升住宅环境,居住环境有了特别大的改善提升,房屋达到了抗震减灾、环保节能的效果,另外,这么多年我们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除了带来经济效益,也让村庄焕然一新,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也是通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真正让大家拥有获得感,提升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