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公布施行一周年之际,首都文明办相关调研显示:近八成市民知悉《条例》相关内容;多数市民表示会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活动并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期待加强不文明行为治理,健全完善监督惩处机制。


八成多市民熟悉《条例》内容


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公布施行一周年之际,首都文明办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收集材料、座谈研讨等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表明,近八成市民知悉《条例》及相关内容。北京市委宣传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统筹新闻宣传、社会面宣传、文艺宣传、榜样示范、实践引导等多种手段,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普法宣传。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你是否知道北京市颁布实施《条例》”问题项中,75.76%的被调查者回答“知道”。在“您是否了解《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相关内容”问题项中,被调查者回答“了解一点、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占比高达78.71%。


多数市民表示会积极参与文明促进活动并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一年来,广大市民参与文明促进活动的热情高涨,问卷调查显示,在“如果遇到不文明行为,您通常会怎么做”问题项中,回答“主动劝阻”、“热线电话投诉举报”的占比分别为50.17%、44.06%。这说明,超半数以上的首都市民,认可公共文明促进行为,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文明行为促进和建设中。在“您对更好促进公共文明行为,建设首善之区,有哪些具体建议”中,市民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共计提出120余项积极建议,涉及有待改进工作的范围广、覆盖内容全,表明市民对北京市促进公共文明行为的参与度、认可度显示出较高水平。


重点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方面效果明显


调研表明,重点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方面效果明显。全市各主责单位围绕《条例》第三章“不文明行为治理”中列出的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出行、社区生活、旅游等方面29类不文明行为,突出问题导向,加强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首都文明办组织全市9000余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广泛开展有序出行、文明旅游、光盘行动、文明祭扫、垃圾分类等各类专项文明引导工作。市公安交管局针对早晚高峰时段存在的机动车乱插队、乱鸣笛、乱停靠等不文明行为,开展“点穴式”精准执法,搭建北京交警“随手拍”平台,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将29名涉及文物刻字、攀折花木、野泳野钓、兜售物品、违规投喂等不文明行为游客列入“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市园林绿化局开展文明游园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公园累计劝阻采挖野菜果实、践踏草坪、攀折花木、随地吐痰等各类不文明行为54.3万余次;市公园管理中心针对市民游客反映大的噪音扰民、占道锻炼、投喂动物、野泳垂钓、涂写刻画等不文明游园行为,与公安、城管部门有效对接,积极推动入园执法工作。


交通养犬网络诈骗等反响强烈


加强对交通、卫生、社区、网络生活方面的不文明行为整治,成为广大市民的殷切期盼。访谈结果显示,市民感受到的不文明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交通秩序方面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逆行;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车辆随意变道、行人不快速过马路;共享单车破坏与乱停乱放;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地铁)存在上车抢座、大声喧哗、随意吃东西、手机等电子设备大音量外放的现象。公共卫生方面,存在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大声讲话,公园、娱乐等公共场所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社区生活方面,存在遛狗不栓绳、动物粪便不清理,公共设施设备上乱张贴小广告,楼道里装修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现象。其他方面,如有人反映网络诈骗和骚扰电话频繁,旅游过程中出现景点不排队和乱涂乱画的现象偏多。


问卷调研结果也显示,在“您觉得怎么做才能更好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提高北京的城市文明程度”的回答中,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文明行为的惩处范围和惩处力度”。在“如何有效落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回答中,认为“对文明行为的记录、评选、表彰奖励等机制和配套措施有待出台完善”的占比54.16%,这表示多数市民对《条例》相关配套制度出台有较高期待。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