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并强调“抵制阿谀奉承、庸俗吹捧的评论,反对刷分控评等不良现象”。


“不唯流量是从”直击当前文艺评论的痛点。以流量、以数据作为作品的核心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是当前文艺作品评价的常态。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只要是流量明星出演的大IP作品,无论作品质感多么差、流量明星的演技多么糟糕,粉丝一定会在豆瓣等评分平台,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吹得天花乱坠。面对观众的批评,粉丝们最常使用的话术是——作品哪里差了,你没看到在视频网站的热度都达到峰值了吗?你没看到在第三方数据平台热度登顶了吗?你没看到这部作品在热搜屠榜了吗?你没看到作品给制作公司赚钱了吗?


流量和数据成为粉丝的“武器”。与之相对的,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因为缺乏粉丝控评和热搜营销,播放数据并不是那么亮眼,这亦遭到那些“唯流量是从”信徒的嘲讽:都没什么人看,怎么好意思说是好作品?


这种“唯流量是从”的评论体系,聚焦的只是作品的市场指标,却彻底忽略了一部作品的政治性、艺术性和社会反应。它给不少制作方、艺人以及粉丝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底气,他们不在乎批评,不听取意见,也放弃寻求改进的空间。文艺作品的质量也就很难有整体性的提高。


值得警惕的是,唯流量是从”的评论体系,还带来了流量造假、数据造假、刷分控评的恶果。在可以看到播放量的时代,粉丝就大肆买播放量,很多影视剧的播放量动辄几百亿,并且都是下半夜才是播放高峰期,完全突破了常识。如今爱奇艺、优酷隐藏了播放量,仍然有粉丝孜孜不倦地刷数据,以求让偶像的作品的热度看上去更高一些。


当豆瓣评分成为影视剧口碑很关键的参照指标后,粉丝们也瞄准豆瓣。只要是偶像出演的作品,就齐刷刷在豆瓣上打出四星、五星。在摸透了豆瓣老号的评分比重更高的反水军机制后,不少粉丝开始在豆瓣上“养号”。这就出现了某顶流的粉丝在某本图书上刷分养号,结果被图书编辑揭露的风波。


流量造假、数据造假、刷分控评,看似影响的只是个别作品,但实际上它却造成文艺作品评论体系的崩塌。在造假的流量面前,一些优质的文艺作品就显得“小众”了;一些有实力、有演技、有艺德但不屑于炒作的艺人,就显得“冷门”了。并且,它会误导公众对一部作品的评价标尺:好像流量不好了,它就称不上好作品。


进一步言之,当评论体系崩塌,文艺作品的生产机制也会受到影响。制作方在选择剧本时,优先想到的是“能不能爆”,而不是“导向正不正确”“好不好”,一些优秀的剧本反而无人问津。一些流量明星,用假的流量、假的数据、假的评分,维持他假的“顶流”身份,之后他又凭借假的“顶流”身份,获得一线的资源、拿到一线的片酬,那些真正优秀的演员反而没有选择剧本的优先权。


是时候扭转唯流量是从”的文艺评论体系了。有必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应、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拒绝以流量高低取代口碑与演技的好坏,拒绝以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文艺评论的标尺端正了,优胜劣汰的生态形成了,虚假的流量和数据人人喊打,有流量的烂作品、差演员不再有恃无恐,好作品、好演员才能出头。

 

□曾于里(专栏作家)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