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最调皮的那位男同学,你到前面来做这个实验。”9月2日,山村支教老师大杨头顶爱因斯坦式夸张假发、手里拎着好几包卫生巾,坐在下面的学生们或伸着长长的脖子兴奋而好奇地张望或羞涩地低着头,红着脸,捂着嘴偷笑,这是发生在广西巴马长洞小学开学后的第一节生理卫生课上的一幕。


大杨,34岁,一名山区支教老师。抛球、弹唱、轮滑……9年间,扎根山区的日子,他练就了太多本领9年间,他多次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看世界。


2020年,大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冬令营活动。受访者供图

开学第一课讲的是“卫生巾”

 

9月2日,广西巴马长洞小学的学生们看着台上装扮奇特的大杨老师满眼期待,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位支教老师大杨和其他的老师不同,有趣、想法奇特、多才多艺,总是会给他们带来惊喜。

 

开学第一课,大杨精心准备了不同品牌的卫生巾、蓝色药水等,虽然对于大杨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几经考量,山区孩子们的第一节生理卫生课还是正式开课了。



9月2日,在生理卫生课上,大杨老师给学生讲解卫生巾的使用及如何辨别卫生巾。受访者供图


“我让孩子们把带颜色的药水倒进卫生巾上面,看看不同品牌的卫生巾会发生哪些变化。开始很多女生很羞涩,男生其实很好奇,还会偷偷坏笑。但后来,孩子们就开始正视这个实验,也不会扭扭捏捏的。”大杨称。

 

从简单的实验延伸到生物起源、保护好妈妈等知识,大杨想通过这样的课程告诉女孩子们生理卫生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告诉男孩子们该如何尊重女生、保护女生。因为,9年的支教生活让大杨意识到,山里的孩子们对生理健康知识其实是好奇又匮乏的,尤其随着网络的发达,大量的信息涌入,同时又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正确引导,对孩子们来说,开学讲好这一课,很有必要

 

“我盼望着某一天,父母会出现在那条小路上。”

 

大杨老师最近在网上有点火。

 

一边摆弄着多个黄色小球表演着杂技一边走路,身旁是满眼羡慕的孩子们。因为有了大杨,这些山区孩子们的放学路也充满了趣味。

 

“9年前为了追求爱情来到山区支教,9年后因为山里的孩子们留下。”这是网络上对于大杨最多的介绍,对于这种说法,大杨并不否认,他的支教故事梗概也确实如此,但其实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在大杨心里支教梦,更重要的是——大杨其实也是一个山村留守儿童。


大杨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抛球。受访者供图

 

1988年,大杨出生在江西抚州一个小山村里,很小的时候,父母到上海打工挣钱,便把大杨留给了奶奶照顾。

 

小时候大杨常常一个人偷偷跑到村口眺望远处的小山。“山上有一条路,是进出村必经之路。我盼望着某一天,父母会出现在那条小路上。”大杨称。

 

上学后,大杨最喜欢的事情是把耳朵贴在课桌上,因为每当周边特别嘈杂喧闹的时候,课桌里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回声,那个声音好似“哐哧哐哧”的火车声。“一定是火车载着父母回到镇上了,那时,我总是这样想。”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大杨和山区孩子们有很强的同理心。

 

高中毕业,大杨考上了东北的一所学校,主修教育心理学。孩子们想要的是什么?大杨觉得自己真心懂得。

 

负债累累的大杨

 

“一圈儿下来差不多花了10万多块钱,积蓄花光了,我也就此负债累累吧。”


去年暑假前,大杨从网上提早订好了20多张火车票。假期一到,他就带着他的孩子们出发了。去过北京、内蒙古、广东、海南本打算再去延安、西安西藏和新疆因为疫情等原因没有去成。

 

和专职支教老师不同,大杨并不是每天都在学校里,9年的时间,他一半在打工,一半在支教。因为,他得养活自己,也得攒钱带他的孩子们去看世界。这一想法,其实也和大杨的成长经历有关。


2016年夏令营,大杨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山里家访。受访者供图

 

小时候,大杨也曾跟着父母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过一段时间,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那时候大杨他就明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他想让他的学生们和他一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下外面的生活,返回校园踏踏实实读书。

 

大杨告诉新京报记者,山里的孩子们性格上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他曾在某个孩子身上看到过自己当年的影子,曾把一些“跑偏”的孩子带回正常的轨迹,但有一些孩子,最终还是和他断了联系。

 

明年或许要回家了

 

抛球、轮滑、弹唱……9年的时间,大杨和孩子们一起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却唯独少了对父母、奶奶的陪伴。

 

“明年,如果支教生活还不能有一个新的突破,我就想给自己的10年支教生活暂时画上一句点。回去陪陪妈妈、奶奶,娶妻生子,奶奶一直催着我呢。”大杨说,家人其实并不知道这几年他在做什么,更不知已过而立之年的大杨无车、无房、无存款,直到他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出现在网络热搜上。

 

大杨最近正在写一本记录自己支教生活的书,书里有一些孩子的真实成长故事,也有自己和孩子们的故事,他将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将山区孩子的真实生活、山区教育的一些思考呈现出来,这本书预计将在明年出版。


孩子头磕破了,大杨老师正给孩子清洗伤口。受访者供图


“起初,我也曾像其他支教老师一样,按部就班给孩子上过各种各样传统的课程,但其实传统课程对孩子们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所以最后才开始创新课程,带孩子外出,招募更多的支教老师和我一起做各种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包括现在正在撰写的书,也是希望能对山村教育给予更多、更深远的东西。”大杨称。

 

大杨说,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到何时,他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