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 | 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1881年9月25日,一个男孩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他就是鲁迅。9月23日,鲁迅诞辰140周年前夕,阎晶明《这样的鲁迅》作品研讨活动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书店举办。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鲁迅研究专家黄乔生,儿童文学评论家徐德霞,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东华,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葛涛,评论家刘颋,北京八中高级语文教师王海燕等共同围绕着青少年群体应该如何阅读鲁迅,走近鲁迅等话题展开讨论。

 

9月23日,阎晶明《这样的鲁迅》作品研讨活动现场。活动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这样的鲁迅》策划李天舒主持。

 

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常客,鲁迅这个名字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并不陌生。那么,如何引导青少年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如何让课本里有些严厉的“大先生”变成青少年真正乐于亲近的大师?如何让鲁迅的人格精神和文学思想引发青少年持续的思考?在北京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清霞看来,类似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样的鲁迅》中得到解决。阎晶明在书中,用追随鲁迅脚步的方式,以绍兴、仙台、北京、上海等城市为轴线,为青少年读者呈现一个温暖与深刻并存、丰富全面立体的鲁迅形象。

 

《这样的鲁迅》,阎晶明 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9月版。

 

如何清晰完整地解读鲁迅?作为教育学者,朱永新对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及学校教育比较关注,在这其中,他发现虽然研究鲁迅的作品有很多,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却不多;虽然中小学教材里面也有很多鲁迅的故事或者是文选,但是也很难给孩子们比较完整的鲁迅形象。在《这样的鲁迅》一书中,分别讲述了鲁迅在四个时期所经历的故事,这四个部分就像人物的素描,勾勒出鲁迅的轮廓: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一个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并且为之奋斗的中国人。

 

黄乔生认为,鲁迅的一生丰富多彩,他不只是一个金刚怒目式的大红、大黑的浓重色彩的人物,他还有很多温暖的色调。如同阎晶明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又犀利、又温和。徐德霞说,网络上有许多“戏说鲁迅”,或调侃,或夸张,或模仿,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在新的时代,鲁迅并没有走远,“人们是喜欢鲁迅、热爱鲁迅的。”但与此同时,徐德霞认为,我们有必要了解真实的鲁迅、鲜活的鲁迅、伟大的鲁迅。《这样的鲁迅》做了一个很好的匡正,它以人物传记的形式,通过故事的串联,非常真实、生动地呈现鲁迅的性格和思想,通俗易懂,很好地解决了两代人、三代人,解决普通人对于鲁迅、对于鲁迅作品的种种不解和偏见。

 

记忆中的绍兴风景。《这样的鲁迅》插图。

 

“在鲁迅和孩子之间,需要一座桥梁。”在李东华看来,《这样的鲁迅》为孩子读懂鲁迅搭建了这座桥梁。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们了解“这样的鲁迅”,而不是那样一个贴了很多标签的鲁迅?李东华被鲁迅在逝世之前写的《这也是生活》深深打动:“里面要求许广平打开灯,问他为什么要打开灯?他说:‘我想看一看’。他当时病在床上,能够打开灯看一看周围他熟悉的东西,这对他来说就已经非常好。”这篇文章让李东华感受到鲁迅对于人间烟火的眷恋和深情。所以他在《这也是生活》里说,“外面进行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李东华说,这些文字和我们熟悉的,为他贴上某种标签的,投枪匕首式的杂文风格完全不同,而这正是他的“一体两面”,“他的横眉冷对也好,对国民性手术刀般地解剖也好,一切初心都是为了大家不但活着,而且能很好的活下去,这才是鲁迅精神的底色。”

 

鲁迅对于这个时代的青少年有何意义?王海燕表示,在初中阶段,教材选择了《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作品,选择这些作品是为了减少孩子与鲁迅先生的距离感,让他们感受作品中的美,比如风景美、人情美。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等,则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其中的逻辑与力量。《故乡》这部作品则被选入初三年级的教材之中。“从一开始的轻松、童趣到后面的沉重、责任感,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一位作家的使命感和一位思想家的深邃。”

 

三味书屋和寿镜吾老先生。《这样的鲁迅》插图。

 

正如阎晶明在书中所说,鲁迅的名字反复出现在课本里,在网络上,在日常生活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思考与实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但鲁迅身上,也有着许多被一代又一代读者公认的品格。鲁迅在为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自序中,讲述了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心迹。在第二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离骚》里的诗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鲁迅的自勉,也是他人生历程的写照:他就是这样一位艰苦跋涉的求索者。

 

在该书的结语中,阎晶明写道:“鲁迅一生都在关心青年,把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寄托于青年。青年,也是最容易接近鲁迅的人群。青年人需要通过不断阅读鲁迅作品,走近和理解他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来获得前行的力量。”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刘亚光

校对丨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