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8日,德国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奥拉夫·朔尔茨正式当选德国总理,而如何带领德国迎接诸多挑战,将考验新政府的政治智慧。新京报制图


当地时间12月8日,德国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奥拉夫·朔尔茨正式当选德国总理。随后,朔尔茨前往总统府美景宫,接受了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颁发的总理委任状,并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


这意味着,朔尔茨正式接替看守政府总理默克尔,开始行使政府权力,德国从此进入朔尔茨时代。而默克尔距离打破德国任期最长总理的纪录,只差9天时间。


朔尔茨与默克尔分属两个政党,政治光谱不尽相同,朔尔茨时代也肯定与默克尔时代不尽相同。但是,从朔尔茨的个人风格、外交立场看,他有许多地方都与默克尔很像,甚至因此被称作是“男版默克尔”——从这个角度看,朔尔茨的执政风格,大概不会让我们感到突兀。


▲当地时间12月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朔尔茨(中)在德国联邦议院投票中成功当选德国总理后接受祝贺。图/新华社


与默克尔共事

有着超越党派的互信关系


在默克尔执政的16年时间里,曾多次组建联合政府。在联合政府的框架下,朔尔茨曾两度进入默克尔内阁,担任重要职务。


2007年至2009年,朔尔茨曾在默克尔政府中担任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该部是德国政府各部中财政预算最多的第一大部,所管事务繁杂。而朔尔茨当部长时,又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前后。


默克尔政府上台前,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就一直在推行一项名为“2010政纲”的改革规划,包括缩减养老金、减少失业资助、取消全民医保中的一些项目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项改革有引发社会动荡的风险。


但朔尔茨在任上推行的灵活就业政策,使德国避免了大规模裁员现象的发生,帮助默克尔增强了在欧盟的话语权。


2017年以后,朔尔茨又在默克尔内阁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深得默克尔信任,以致于社民党批评其与默克尔关系过于密切,并以此为由在2019年社民党领袖竞选中阻击了朔尔茨。


但朔尔茨毫不在意,甚至暗示自己才是默克尔的真正继承人。反过来,默克尔也曾赞扬朔尔茨“可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经过多年共事后,朔尔茨与默克尔建立了超越党派的互信关系。


▲当地时间12月8日,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成员宣誓就职。图/新华社


“朔尔茨法则”

第一条是“我们从不生气”


默克尔离任前获得了广泛赞誉,部分原因在于她个人风格比较内敛。在这一点上,朔尔茨和她也很像。


媒体报道,朔尔茨在汉堡当社民党主席时,曾与同事在电视机前贴了一张A4纸,上面写有“朔尔茨法则”,第一条是“我们从不生气,我们从不歇斯底里”。


朔尔茨自己也曾表示,实干比夸夸其谈更重要。因为他的这种个人风格,汉堡当地媒体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机器人”。


朔尔茨的这种个人风格,在12月8日的总理就职仪式上也有体现——在宣誓时,朔尔茨省略了传统誓词的最后一句:“上帝保佑”。此前,他在出任汉堡市长和德国财政部长的就职仪式上,也都放弃了这句宗教色彩的誓词,精确地捍卫了他作为一个经典的社民党左翼人士的形象。


但朔尔茨也很会借势。默克尔在离卸任前声望达到顶峰,而朔尔茨在竞选期间,就总是把自己打造成默克尔的接班人形象。


比如,在接受采访时,朔尔茨会摆出两手并拢的手形,而这是默克尔的经典菱形手势,还会引用默克尔常说的一句话:“人们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


▲当地时间12月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即将离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左二)在投票议程中交谈。图/新华社


对华政策

“会和默克尔更相似”


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德关系能否还像默克尔时代一样平稳。


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绿党、自民党联合政府,是德国70多年来首个三党联合政府。此前,三党联合组阁协议中的涉华内容就曾引起外媒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德国“史上对华措辞最强硬”的一份联盟协议。而绿党出身的新任外长贝尔博克日前也发表了一系列不当涉华言论。


不过,德国媒体日前透露,朔尔茨此前曾通过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向中方传话,表示希望延续默克尔的“务实”对华路线。在12月7日的联合记者会上,朔尔茨在谈及对华问题时也强调了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措辞与绿党、自民党有明显差异。


大国关系在德国向来属于“总理议程”,内阁部门的可发挥空间原本就不大。外交部长的职位虽然是最引人瞩目的职位之一,但在德国内阁各部的财政预算安排上进不了前五,这也限制了贝尔博克可能的“搅局”行为。


实际上,朔尔茨身边的人已多次表明了这一点。就在上个月,朔尔茨的亲密盟友、社会民主党秘书长克林贝尔说:“相比美国的对华政策,我认为朔尔茨的对华政策会和默克尔更相似”。而上周,社民党外交政策发言人施密德也表示:“不要期待太多变化”。


事实上,像默克尔时代一样维护平稳的中德关系,对朔尔茨来说不仅有加分作用,无疑也更有利于他带领新政府解决德国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