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人想起一本政治学专著《社会中的国家》提起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多种争取性别、种族平等的抗议原本是去改变不平等关系,推动进步(社会也能影响国家,也即“社会中的国家”),可是在实际行动中却将目标转向社会内部,发生一些未曾料到的结果:人群在以暴力惩处和他们一样的其他社会成员,与初衷南辕北辙。这也大量出现在去年美国“黑人命也重要”运动中。

 

与此相关的具体讨论当然是不少的。现在,我们打算在一般意义上去关注一个关键词。

 

这就是“社会”。

 

发生在“社会”的新闻也有近期两起关于“协会”的新闻。一是潼关肉夹馍协会维权,不允许其他商店使用“潼关”或“潼关肉夹馍”,二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被网友质疑公布网络主播警示名单的法律权限和程序问题。

 

当然,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而每一个事件或现象也都发生在社会中。此处加上引号的“社会”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是“国家”和商品经济“市场”诞生后剩下的那部分社会。书评君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视频讨论的也就是这个意义上的“社会”。

 

“社会”的发展本是一种文明形式,与“国家”和“市场”相互平衡,并形成约束关系。所以福柯也有“保卫社会”之说。不过,“社会”也有它的界限。毕竟无论人们走在一起,无论组织成何种形式,人,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从‘国家’(state)在人类历史上诞生的那一刻起,‘社会’和私人就不再具备要求他人必须怎样的权力。”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02 三个新闻与一个关键词 

01:12 “社会”的形成 

02:18 “社会”的两种主要形式 

02:50 “社会”对成员的惩罚 

04:35 “社会”的规则是协商

 

【本期书目】

 

《市场、阶级与社会》

作者:沈原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1月

 

《公共的政治哲学》 

作者:任剑涛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6年6月

 

《经济与社会》(上下) 

作者:[德]马克斯·韦伯 

译者:阎克文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0年1月

 

《社会中的国家》 

作者:[美]乔尔·S.米格代尔 

译者:李杨 郭一聪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是不一样的文化评论”系列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据研究”“有研究表明”充斥书本,傲慢到没有出处 

高校图书借阅排行榜上为什么总是有《明朝那些事儿》?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语境,多少“标新立异”假汝之名

 

新京报18周年“正青春”特别策划 

语言、货币与外乡人:与经济学家韦森逛菜市场“买烧饼”

 

作者 | 罗东

视频后期 | 刘小可、欧阳皎

视频字幕校对 | 陈荻雁

编辑 | 西西

本文校对 |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