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对CBD、香山、上地软件园等地区开展交通综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行人、非机动车的出行也有了保障。今天(12月15日)上午,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明年,北京将持续推进望京、首钢园等重点区域的交通综合治理,完善交通配套设施。


三年来陆续对CBD、上地软件园等10余处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2018年北京市成立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担共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区域交通综合治理也是从2018开始的,CBD区域是交通综合治理的第一个区域。”北京市交通委交通综合治理处副处长杨广岳表示,这些年,陆续组织实施了香山植物园、上地软件园、回天地区、清河区域、金科新区等10余处重点区域的交通综合治理。但区域治理是系统的治理,治理周期也相对较长,安排的工作任务比较多,一般会列2-3年的治理计划,并且分年度组织推进实施。


杨广岳介绍,近几年实施区域交通综合治理的这几个区域各有特色。其中,CBD是典型的商务区,就业岗位密集、人流大量聚集、交通流量很大,通过为期三年的交通综合治理,缓解了周边的交通拥堵现状,基本管住了“黑车”扰序的问题,并通过系统改造工程最大限度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路权,实现全域慢行系统的连续畅通。


上地软件园是互联网企业集中地,区域通勤需求高。区域所在的西二旗地铁站早高峰出站量达2.6万人次/小时,是北京市早高峰出站量最大的站点。交通部门统筹完成了后厂村路大修,给机动车道扩容,同时优化了自行车道,在后厂村路与上地西路交叉口增设自行车左转车道,路口通行能力提升16%。为增强区域路网连通性,上地软件园内部道路全部对外开放,实现社会道路功能。


治理理念实现从“以车本位”到“以人本位”


杨广岳说,北京市自2003年以来持续开展交通治理工作,近年来,治理理念也紧跟时代要求逐步转变,由最开始的治理机动车拥堵向交通综合治理转变,更多关注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环境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通行秩序,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通行有序,实现从“以车本位”到“以人本位”的转变。


“比如在CBD区域治理中,郎家园西路缩减了机动车道,由2条机动车道双向通行改为1条机动车道单向通行,将原来的机动车道空间用于步行和自行车通行,提高了慢行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杨广岳说。


“针对停车问题,治理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如何做到停车入位、停车收费,保障良好的交通秩序。”杨广岳说,不同类型区域的停车治理方法和策略不完全一致。比如商务区,要引导车辆去公共或配建停车场停放,适当收紧路侧停车的车位数量。但是居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没有足够的停车场,就需要更加注重车位错时共享,同时,发挥小区物业或街道办事处的作用推进居住区内停车自治,挖潜小区内部停车空间,规范利用路侧停车。


将继续完善首钢园配套交通基础设施


对于明年的区域交通综合治理计划,杨广岳透露,北京市将持续推进望京、首钢园等重点区域的交通综合治理。


据了解,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今年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首先实施了望京西路与阜通西大街路口治理,在该路口增设了7处行人过街安全岛,并将斑马线前移,丁字路口三向斑马线相通,行人过街距离缩短约30%。同时,增加完善10余套科技设备,完善周边监控系统。利用空闲场地新建一处1700平方米街角公园,配套修建了休憩设施、灯光照明以及道路绿化,区域慢行系统更加舒适,街景环境大幅提升;改造后的路口过街距离缩短三成,不仅安全还美观。


明年,望京区域综合治理主要是构建“一区、两环、一廊、六园、多联络”的慢行休闲骨架体系,由望京健身大外环和休闲核心环,北小河滨水休闲绿廊,望湖、北小河等6处公园,启阳路等8条联络线等组成望京核心特色慢行街区。


首钢园区在今年首次举办服贸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的比赛也将在这里进行。杨广岳表示,从发展阶段上看,首钢园区转型升级尚未完成,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织补一期、怡和等项目正在建设,未来将新增建筑规模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与之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


“为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明年我们将开展这个片区的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同时,新首钢地区未来将打造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了匹配它的定位,也需要将交通工作做在所有工作的前面。”杨广岳说。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